紫荊花騎士團和裂石花騎士團,都是標準的帝國皇家騎士團,各由五千帝國騎士侍從和一萬五千帝國騎士組成,不僅戰鬥力凌駕於所有帝國常備軍團之上,戰績更是威震大陸。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戰績威震大陸的紫荊花騎士團和裂石花騎士團並不是現如今的這兩個騎士團,而是幾百年前的紫荊花騎士團和裂石花騎士團;但世人並不這麼認為,世人衡量一支部隊能否當得起‘王牌’二字,主要就是看這支部隊有沒有悠久且榮耀的歷史和驚人的戰績。
自帝國建立之初就存在,經歷過無數大小戰役和慘烈戰鬥考驗,曾經還縱橫過整個大陸的紫荊花騎士團和裂石花騎士團,無疑是當得起‘王牌’二字評價的。
兩支王牌部隊的來援,雖然極大的增強了米拉內西麾下白馬特區集團軍的整體戰力,但卻沒能從根本上改變兩國在邊境地區日益失衡的力量對比,哪怕米拉內西還得到了至關重要的募兵權。
白馬王國方面,老帥達烏拜實際掌權的事不算是機密,東部邊軍的瘋狂擴編和兩省駐軍的大肆整編,以及五十萬預備役的突然組建,米拉內西手裡也有隱秘衛送來的詳細情報。
正因為米拉內西知道了白馬王國邊境兩省內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他才格外的憂慮;七萬行省軍,十五萬邊軍,五十萬預備役,其中還有從白馬王國全國軍隊中抽調出來的精銳,達烏拜如此瘋狂的備戰,哪裡還像是在準備一場邊境衝突戰,這分明就是要打一場國戰的節奏啊!
麾下只有兩個皇家騎士團、四個常備軍團、兩個駐防軍團、兩萬城防軍總計十六萬步騎大軍的米拉內西,有信心擊敗白馬王國的那十五萬邊軍和七萬行省軍,可卻不可能與還擁有最少五十萬預備役的二十二萬敵軍,去打一場拼消耗的拉鋸戰和陣地戰。
揚長避短,是每一個合格將領的基本功,更何況白馬王國軍隊的實際統帥還是大陸頂級名將老帥達烏拜;米拉內西相信,只要戰爭爆發,白馬軍隊肯定會在達烏拜的指揮下與自己打消耗戰。
戰爭爆發後,如何避免與達烏拜指揮下的白馬軍隊打消耗戰,而用一兩場決戰來結束戰爭,是米拉內西想要做到的事情;做好打消耗戰的準備,則是米拉內西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達烏拜麾下白馬軍隊打消耗戰的底氣,無非就是那五十萬隨時能補充前線戰損的預備役,米拉內西想要做好打消耗戰的準備,所需要做的也是一樣,儘可能徵召更多的青壯來組建預備役。
在米拉內西的親自部署下,阿斯圖里亞斯行省城防軍司令官高階戰將萊赫和加利西亞行省城防軍司令官高階戰將盧卡爾,他們兩人負責在兩個行省的首府郡徵召青壯組建預備役。
帝國軍官團白馬分團的米哈爾、科萊茨基、托馬什、巴特羅梅、阿卡林、西蒙、康拉德、維斯切克等八名高階戰將,他們每人帶著十名低階戰將,負責一個普通郡的青壯徵召和預備役組建。
米拉內西給這十名高階戰將的任務指標是,一個月內,首府郡最少要徵召到五萬青壯,普通郡最少要徵召到三萬青壯,合計組建一支由三十五萬青壯組成的預備役部隊。
預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剛納入帝國治下才半年多時間的阿斯圖里亞斯和加利西亞,縱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和數以十萬計的青壯,卻沒有多少人自願接受帝國的徵召。
一連十多天,萊赫在阿斯圖里亞斯首府郡只徵召到一萬多自願入伍的青壯,盧卡爾在加利西亞首府郡也只徵召到不足兩萬自願入伍的青壯;米哈爾等人在八個普通郡徵召到的青壯數量更是慘不忍睹,整整八個郡加起來,總人數才不到五萬。
將近半個月時間,兩個首府郡和八個普通郡,總共才徵召到八萬自願入伍的青壯;如此低下的徵召效率,讓本就對局勢憂心忡忡的米拉內西愈發焦慮起來。
唯一能讓米拉內西松口氣的事情,是帝國軍部第一次臣昆圖斯侯爵負責安排的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正在源源不斷的往白馬特區送來;兩省新徵召集結起來的,第一批八萬預備役部隊的裝備問題得到了解決,軍事化訓練也走上了正軌。
充足的糧草物資,讓米拉內西得以用提高入伍待遇的方式,來加大對各郡青壯的徵召力度;可即便是用了這種無異於飲鴆止渴的方式,也只是多徵召了十六萬青壯而已。
米拉內西最初的心理預期是徵召三十五萬青壯組建預備役,結果用盡了辦法,也只徵召到二十四萬青壯,其中絕大部分還不是自願入伍的,他們圖的是那份還算豐厚的入伍安家費。
二十四萬青壯看起來不少,實則根本不夠用,因為就在米拉內西想盡辦法抓緊時間徵召青壯組建預備役的這段時間,達烏拜已將他麾下東部邊軍擴編到了二十萬,預備役擴編到了六十五萬!
眼看雙方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不得已之下的米拉內西只能再度向帝都求援,希望軍部可以從帝國西南三省和西部十一省臨近白馬特區的四省中,徵召一批真正心向帝國的青壯前往白馬特區。
米拉內西的求援在帝都引起了一場激烈異常的爭執,雖然所有帝國重臣原則上都同意了米拉內西提出的增援要求,但就具體的執行方式和執行規模,重臣們有三種意見。
以宰相帕特爾公爵為首的保守派,認為只需要從米拉內西要求的七省中徵召一支由三十五萬青壯組成的預備役部隊,開赴白馬特區就足夠了;以內政大臣馬爾庫斯公爵為首的新貴派,則認為在徵召由青壯組成的預備役部隊的同時,還應抽調這些行省的駐防軍團和城防軍前往白馬特區。
帝國朝堂誰不知道以內政大臣馬爾庫斯公爵為首的新貴派,實際上就是皇帝的傳聲筒,所以還有一派就是以軍務大臣克萊斯特公爵為首的中立派系,他們出身保守派卻沒有站在保守派的立場上發表意見,也沒有贊同新貴派的意見,只是兩不相幫的保持中立。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