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後備多,誰的人力多,誰在人民群眾中更能支援得住,誰就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
——列寧(布林什維克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蘇維埃國家的創始人)
認可了炎黃軍團的戰力以後,武田信玄就開始考慮如何讓炎黃軍團更好的為武田家族獲取更多的利益;一味的讓炎黃軍團衝鋒陷陣肯定是不現實的,不說遠在武藏的炎黃家族家督會不會同意,就是統帥炎黃軍團的真田信幸、真田信繁兩員炎黃家族大將,也不可能答應。
指望自己家族的軍隊進攻剩下的駿河六城,暫且不說需要浪費多長時間,僅是兵力上的損失就讓武田信玄難以接受;所以,儘可能想辦法讓炎黃軍團為武田家族攻城略地,就成了此戰關鍵。
一人智短十人智長,苦思無果的武田信玄隨即召來了內藤昌豐、高阪昌信、山縣昌景等人,與他們一起商議辦法;一向智謀過人的高阪昌信,這次也是想出了一個不錯的辦法。
高阪昌信提出建議道:“主公,反正是以炎黃軍團為進攻主力,不如我們將前線指揮官下放給炎黃軍團總大將,讓他來指揮我們家族的軍隊作戰,您看怎樣?”
“高阪君,把我軍足輕交給炎黃軍團的總大將統一指揮,是不是有些冒險了?”
“是啊,不如還是由我們自己統帥軍隊,配合炎黃軍團作戰,這樣也有保障一些。”
“馬場君、內藤君,我倒是覺得高阪君的提議很好。”山縣昌景接過話茬道:“如果我們不把軍隊指揮權給他們,他們肯定不會輕易答應為我們武田家族衝鋒陷陣,畢竟他們也在防著我們。”
任由自己心腹重臣們各抒己見,沒有急於表態的武田信玄,待大家說完各自的看法後,才開口道:“高阪君,若是把我們家族的軍隊交給他們統一指揮,你看我們應該拿出多少足輕合適?”
“主公,炎黃軍團的兵力約有六萬,我們家族拿出的足輕怎麼也不能少於六萬。”
“六萬足輕。”輕輕點頭後,武田信玄又對一旁的馬場信房問道:“馬場君,除去各軍中的常備足輕,我軍現在還有多少足輕?”
“主公,我軍現有足輕二十一萬,其中常備足輕只有三萬,剩下的都是農兵。”
心裡瞬間衡量完畢做出選擇的武田信玄,隨即對高阪昌信問道:“高阪君,我從家族軍中抽調六萬農兵給你,由你擔任總大將輔助炎黃軍團作戰,可以嗎?”
“末將一定竭盡所能,不負主公所託!”高阪昌信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這一頗為艱鉅的任務。
“馬場君、內藤君、山縣君,你們三人將剩下的十五萬足輕重新混編,然後各率一萬常備足輕和四萬農兵,趕赴駿河與遠江邊境,防止遠江境內的織田軍進入駿河境內。”
“嗨!”自覺任務不重的馬場信房三人,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頓時一輕。
在邊境預防織田軍的反攻,看似風險極高,實則毫無風險可言;只要野戰無敵的甲斐精騎活躍在駿河境內,純粹由步兵組成的織田大軍就不敢冒險反攻。
武田家族這場高層會議結束的當天,高阪昌信就帶著六萬來自於各軍的農兵,動身前往炎黃軍團臨時駐紮的營地;那是一座本屬於馬場信房所部大軍的營地,就在新攻下的那座城町附近。
來到炎黃軍團的臨時營地後,高阪昌信先讓自己麾下的六萬足輕就地駐紮在營地外,然後他才帶著幾名侍衛在一隊炎黃軍團巡邏足輕的帶領下,走進了足輕密佈的軍營。
看著軍營內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衛兵,還有被重新加固的軍營圍欄,以及圍欄附近按照一定規律來回巡邏的足輕,第一次與炎黃軍團接觸的高阪昌信,不由為炎黃家族的精銳感到心驚。
來到營地的中軍大帳門口,高阪昌信稍等了片刻,才在炎黃軍團另一將領的帶領下走進軍帳。
正在處理軍務的真田信繁,見高阪昌信走進來,便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東西,站起身來客套道:“想必閣下就是武田名臣高阪昌信了,對於威名赫赫的武田四天王,我可是仰慕已久啊!”
“真田將軍年方二十,就已是六萬大軍的統兵大將,想當年我三十歲時還曾為出任家族侍大將而沾沾自喜,如今看起來,簡直讓人汗顏啊!”高阪昌信滿臉慚愧道。
“高阪閣下謙虛了。”真田信繁笑著說道:“我之所以能出任炎黃軍團總大將,不過是佔了家父的光罷了;若不是家父退出家族軍界,以家族人才濟濟將星璀璨的現狀,哪有我等出頭之日。”
“令尊是?”
“家父乃是真田家族現任家督真田昌幸。”
“原來令尊竟是聞名天下的帝國智將真田昌幸閣下,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啊!”
對高阪昌信的驚歎真田信繁並不意外,一直以父親為學習榜樣的他,內心深處對父親的崇拜之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但表面上,他還是一副處之淡然的模樣。
“不知高阪閣下此行,可是為接下來的戰事而來?”真田信繁言歸正傳問道。
“不錯,我今日前來,確實是為接下來的戰事而來。”高阪昌信微微笑了笑,然後話鋒一轉道:“只不過,我不是來給真田將軍你傳達命令的,而是來聽從真田將軍你的命令的。”
“聽從我的命令?”心裡瞬間明白武田家族意圖的真田信繁,臉上卻是裝出一副疑惑不解的樣子問道:“在下乃是炎黃家族的家臣,豈能給高阪閣下下達命令?”
“炎黃家族與我武田家族現如今已情同一家,要不然真田將軍你又怎會率軍前來增援我武田家族?有鑑於此,我家主公特意讓我率領一支六萬規模的大軍前來,聽候將軍閣下差遣。”
見自己的身份在高阪昌信口中由真田將軍升為將軍閣下,不由感到好笑的真田信繁,繼續裝糊塗道:“高阪將軍若是不嫌棄的話,就先在我軍營地駐紮下令,至於什麼差遣不差遣之類的話,卻是休要再提了;再怎麼說將軍閣下也是在下的前輩,晚輩豈能指揮前輩?”
“軍中法度森嚴,連父子都分上下,更何況其他?我家主公來時已有交代,前線的一應大小事務皆由將軍閣下做主,我等只有建議之責,卻無僭越指揮之權!”高阪昌信一本正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