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送死式的進攻嗎?”心中一動的白峰,頗感興趣道:“信繁,你具體說說。”
“事情是這樣的。”迅速進入角色的真田信繁,以一副軍師的姿態,為白峰解說道:“上杉謙信提前離開聯軍以後,擔任上杉家族大軍總大將的上杉景虎,好像與伊達家族之間爆發了衝突。”
“這場衝突到底有沒有爆發,就算真的爆發了,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上杉景虎繼任上杉大軍總大將後不久,伊達家族的家督伊達政宗便離開了聯軍。”
“緊接著,伊達家族分佈於高水寺城外和卞石御所城外的兩支軍隊,就全部集結到了高水寺城下;再然後,伊達家族的五萬大軍,在缺少攻城器械的情況下,發動了對高水寺城的進攻。”
“等等。”聽到這裡,白峰突然出言打斷真田信繁道:“信繁,你是說,伊達家族的兩軍彙集於高水寺城後,在缺少攻城器械的情況下,發動了對高水寺城的進攻,那上杉家族的軍隊呢?”
“主公,上杉家族的軍隊誠如您所料,一直在旁觀伊達家族軍隊的進攻,甚至連他們積攢無用的攻城器械都沒有借給伊達家族;所以,僅僅數日的進攻,伊達家族就陣亡了兩萬左右的足輕。”
瞬間明瞭其中關鍵的白峰,一針見血的問道:“上杉家族的這個上杉景虎,是什麼來路?”
“這上杉景虎本是北條家族家督北條氏康之子,原名北條三郎;早年被送到越後,娶上杉謙信之姐仙桃院之女春姬為妻,後成為上杉謙信養子,並改名上杉景虎。”
被上杉景虎過於複雜的身世驚到的白峰,不可思議道:“這上杉景虎,他先娶了上杉謙信的姐姐為妻,不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上杉謙信的姐夫嗎?怎麼又成了上杉謙信的養子?”
“主公,讓北條三郎娶自己的姐姐為妻,是上杉謙信籠絡北條三郎的手段;而主動認上杉謙信為自己的養父,並求上杉謙信為自己改名為上杉景虎,則是北條三郎表達自己忠誠的方式。”
很明顯,相比於對大和帝國風俗文化一知半解的白峰,出身貴族世家的真田信繁,對大和帝國這種超越倫理關係的身份轉變,理解的更為深刻,解釋起來也頭頭是道。
“原來如此。”聽明白真田信繁所表達的意思後,白峰繼續剛才的話題道:“這麼說來的話,就是上杉景虎在上杉謙信的授意下,故意逼迫伊達家族的軍隊充當炮灰,為他們創造戰機。”
“主公,也有可能上杉謙信和上杉景虎的目的並不是尋找戰機,而是刻意用這種方式來消耗伊達家族本就不雄厚的家底;要知道,弱者與強者之間的結盟,可是無異於與虎謀皮的。”
“是啊,與虎謀皮,人有謀虎皮之心,虎有食人肉之意,究竟是人謀虎,還是虎食人,誰又能保證呢?”白峰搖頭嘆息道:“只不過,伊達政宗手裡的牌太少,可供他選擇的更少。”
“主公,在我看來,伊達家族與上杉家族的結盟,本就是上杉謙信一手主導的一場騙局;伊達政宗的上鉤,既是他自己野心勃勃的結果,也是伊達家族無路可退的必然選擇。”
“連整體實力較之上杉家族僅低一個檔次的北條家族,都在上杉謙信的重創下,不得不依靠武田家族和德川家族的全力馳援,才得以避免覆滅;日漸衰敗的伊達家族,敢拒絕上杉謙信嗎?”
“信繁,既然武田家族和德川家族都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並及時對北條家族施以援手;那麼武田、德川、北條三大家族,就不可能坐視伊達家族被上杉家族吞併,這點你大可以放心。”
“主公,上杉謙信的北陸戰神之名,可不只是在戰場上贏得的。”感受到白峰話語中的淡定從容後,臉色微微一凝的真田信繁,語氣認真道:“上杉謙信的佈局能力,同樣令人欽佩。”
“昔日的上杉家族,本是偏安越後一隅之地的中等家族,經過上杉謙信將近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和不斷擴張,才有了現如今這個僅次於織田家族和毛利家族的帝國第三強家族!”
“輕視上杉謙信這樣的敵人,可不是我會做的事情。”明白真田信繁一番好心的白峰,笑著教導他道:“但我們炎黃家族的人,就該有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魄力!”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微微一愣之後,真田信繁的臉上隨即便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這就是白峰重點培養真田信繁的原因,因為真田信繁確有帥才之資,堪稱萬中無一!
“信繁,相信我,在我們炎黃家族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無意義的佈局都不會產生價值;上杉謙信的北陸戰神之名固然值得我們警惕,但我們更應該相信自己的實力!”
聽絃知音的真田信繁,心領神會道:“主公,您是想搶在上杉家族吞併伊達家族之前,對伊達家族下手?可是,這樣一來,我們炎黃家族會不會因此與上杉家族全面開戰?”
“你不看好我們炎黃家族與上杉家族的全面戰爭?”白峰似笑非笑的對真田信繁問道。
“主公,若是我們炎黃家族與上杉家族爆發全面戰爭,勝利的一定會是我們炎黃家族!但是,我們炎黃家族現在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與上杉家族這樣的強大家族展開全面戰爭。”
“否則的話,即便我們能擊敗上杉家族,最終也只是給同樣虎視眈眈的織田家族做嫁衣;到時候,實力進一步增長的織田家族,反倒會成為我們炎黃家族新的威脅。”
“不錯,能看到這一步,已經證明你真田信繁,確實是帥才,而非將才!”毫不掩飾自己眼中欣賞之意的白峰,在真田信繁極為詫異的目光中,對他下達新的命令道:
“隨著戰事的開啟和局勢的發展,我們炎黃家族現有的八萬常備足輕已經滿足不了戰爭的需求;所以,我決定將炎黃常備軍的規模,由原來的兩萬常備足輕擴編至六萬常備足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