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生活在一種無力改變的痛苦之中,就會轉而愛上這種痛苦,把它視為一種快樂,以便使自己好過一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天龍帝國的變局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草原諸部對天龍帝國的進犯,說到底只是草原諸部中的突厥部落發動的一場南侵戰爭;然而兵力分散的帝國,卻沒有正面擊潰突厥部落大軍的實力。
帝國北方邊境駐軍的被動防守,讓掠奪成性的突厥部落有更多的機會在邊塞附近的城鎮中燒殺劫掠;美女、金銀、鐵器、財物,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突厥部落的戰利品。
每一天,都有不計其數的邊塞城鎮被突厥部落的騎兵洗劫,大量屬於帝國的財富和人口都被突厥人掠奪而去;帝國北疆守軍的接連四次主動出擊,都以近乎全軍覆沒的慘敗而告終。
來去無蹤的突厥騎兵們,表面上每次都是派出兩三千騎兵掠奪帝國邊境城鎮,實際上不遠處都有最少一萬以上的突厥騎兵正在嚴陣以待;恩耐不住的帝國守軍,走出城門不久便會遭受重創。
面對如此困境,兵力本就不足的守軍將士們終於放棄了所有主動出擊的打算;失去帝國軍隊的威脅以後,突厥騎兵對帝國邊境城鎮的掠奪更為瘋狂起來,其掠奪範圍甚至延伸到了帝國北部!
帝國北部六省,可是帝國用數百年時間透過邊境貿易發展起來的富餘之地;第一次踏足帝國北部的突厥人,僅是在亞爾薩斯行省的一處小鎮內,就劫掠到了數以百萬計的金銀財寶!
耀眼的金銀和華麗的服飾,以及無數身嬌貌美的年輕貴族小姐,徹底激發了突厥人血液中的野性和狼性;難以控制全軍的突厥可汗,只得順勢將突厥大軍的進攻物件轉移到帝國北部諸省。
如此一來,短短數天之內,突厥部落的騎兵們就掠奪到了將近兩億金銀幣;這還只是純粹的金幣和銀幣,其他價值不菲的財物簡直無法用數字去統計,最起碼突厥人自己是統計不出來。
人口不過數百萬的突厥部落,一年的總產值只有不到千萬金幣,擺在他們眼前的這些掠奪而來的金銀幣已然相當於他們全部落二十年的總產值!
在財富的刺激下,突厥部落的騎兵們化身為最兇殘的屠殺者,將他們手中的彎刀對準了天龍帝國北部各行省的百姓們;屬於天龍帝國的財富,就這麼源源不斷的被突厥人掠奪過去。
當一車又一車滿載著金銀珠寶的運輸車被突厥部落的護衛騎兵送回後方的突厥部落,突厥人的成功讓其他草原部落紛紛眼紅起來;尤其是最靠近突厥部落的女真和契丹,他們的內心充滿悔恨!
要知道,突厥部落的吉利可汗在率軍南侵天龍帝國之前,曾經力邀女真部落的努爾哈赤可汗和契丹部落的完顏阿骨打可汗共同出兵;但後兩者忌憚天龍帝國的實力,選擇了拒絕出兵。
人口規模和整體實力不比突厥部落強多少的女真部落和契丹部落,他們眼睜睜的看著突厥部落的人從天龍帝國帶回越來越多的財富和奴隸,自己卻白白錯失這種機會,心裡的巨大落差很快便引發了一場場混亂。
不滿的女真部落戰士和契丹部落戰士,將他們的矛頭指向了當初拒絕出兵的可汗,並因此爆發了一系列附庸戰士與可汗直屬戰士之間的衝突,讓這兩個部落變得極其不穩定起來。
無論是南侵成功的突厥部落,還是錯失南侵時機的女真部落和契丹部落,他們的政治體制都是一種鬆散的部落聯邦;所謂的可汗,不過是絕大部分部落首領認可的實力最強者而已。
女真部落的努爾哈赤可汗,擁有女真部落最強的六萬八旗騎兵,但女真部落其他諸部的十餘萬騎兵可不會聽從他的命令;努爾哈赤必須透過掌控實權的諸位首領,來指揮那十餘萬騎兵。
這種部落聯盟制度是草原上各部族保持自身獨立性的方式,也是制約可汗權力的手段;當努爾哈赤和完顏阿骨打發現自己無法掌控全域性的時候,他們就必須用妥協來換取各部族首領的支援。
突厥騎兵送回大批財物後的第四天,女真部落的十六萬騎兵和契丹部落的二十萬騎兵就踏上了南侵天龍帝國的征途;趁著各部族戰士無比熱情團結的時機,努爾哈赤還採取了一項新的措施。
原先的女真部落,只有直接隸屬於努爾哈赤的六萬精銳騎兵,被努爾哈赤編組為八旗騎兵;其他諸部族的騎兵,都是按照自己部族的習俗穿戴衣甲,五花八門的看起來就像是烏合之眾一般。
一直想要改變女真部落現有格局的努爾哈赤,打著充分發揮各部族實力多搶戰利品的旗號,將其他十餘個部族的軍隊按照衣甲顏色分別編入八旗騎兵中,進行統一調配作戰。
當然,其他部族的首領也都不是傻子,他們不可能看不出努爾哈赤想要藉機吞併他們的意圖;為了打消諸位首領的顧慮,眼光長遠的努爾哈赤任命實力最強的五位首領為八旗的旗主。
除了這五位旗主以外,其他各部族的戰士以三百人為一牛錄構成八旗騎兵的基本編制;而擔任各牛錄統領的,則是這些戰士之前的小首領,努爾哈赤用這種方式迅速穩定了人心軍心。
重新編組之後的八旗騎兵中,仍由努爾哈赤麾下將領擔任旗主的,直接受努爾哈赤指揮的三旗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因為是由可汗親自統帥,所以這三旗又被稱之為上三旗。
餘下的正紅旗、鑲紅旗、鑲白旗、正白旗、鑲藍旗等五旗,因為是由其他各部族的首領擔任旗主,所以這五旗又被稱之為下五旗,從名稱上就與努爾哈赤的上三旗區分開來。
女真部落的十六萬八旗騎兵和契丹部落的二十萬騎兵兵臨帝國北疆以後,突厥部落的吉利可汗立即率領二十萬突厥騎兵與他們合兵一處;總兵力高達五十六萬的草原大軍,發動了對帝國北疆守軍的全面進攻。
此時,防守帝國北疆的十三個常備軍團中,已經有六個軍團被突厥部落的騎兵打殘,剩餘的七個軍團也都不是滿編狀態;即便是加上帝國軍部輸送過來的後備兵源,其總兵力也不足二十萬!
以二十萬戰力參差不齊的帝國將士,阻擋五十六萬草原騎兵的南侵,這樣的戰爭從一開始便就已經註定了結局;縱然守軍將士們有要塞和城池作為依靠,也難以擋住草原騎兵的兵鋒。
事實上,吉利可汗、努爾哈赤可汗、完顏阿骨打可汗的手段遠比尋常人想象的更厲害;他們沒有盲目進攻堅固的要塞和城池,而是繞過這些地方,率軍長驅直入帝國北部各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