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是延續薪火,而不是崇拜灰燼。
——斯塔夫·馬勒(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及指揮家)
最開始的時候,戰場表現不算優異的溫克之所以能被白峰一眼看中,不是因為他的忠誠,而是因為他那極為值得稱道的練兵能力。
就好像是三國時期的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於文則一樣,屢次改換門庭的于禁為什麼能夠受到所有收服他的勢力之主的重用?正是因為他那不同於一般將領的獨特練兵能力!
擅於練兵的將領與擅於指揮的將領,後者的數量總是不會太少,前者的數量總是不會太多;中規中矩的訓練模式固然可以訓練出不錯計程車兵,但真正的強軍卻都是特殊訓練出來的。
指揮能力不錯的溫克,一直擔任的都是軍中聯隊長級別的軍官,他能否勝任軍團長的職務白峰並不清楚;唯獨他迥異於常人的練兵能力,在三十萬大軍中都大放異彩。
縱觀白峰麾下的三十萬大軍中,能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將一個老兵數量低於十分之一的聯隊,練成戰場上表現不亞於純老兵聯隊的聯隊長,僅溫克一人而已。
若不是被查理大帝任命為布羅揚松行省總督的是貝多因侯爵,說什麼白峰都捨不得將溫克這樣的人才留在布羅揚松行省,這可是白峰重點培養的未來大將,發展潛力比軍團長還大。
有擅長練兵的溫克擔任布羅揚松郡城防軍統領,最起碼白峰不用擔心布羅揚松郡城會被貝多因侯爵徹底掌控;必要的時候,溫克統領的三千城防軍,會讓貝多因侯爵見識到什麼叫做強軍!
根據亞德里恩對溫克麾下三千城防軍的戰力評估,經過溫克數個月的親手訓練之後,三千戰鬥力連東方軍團都不如的城防軍,已經擁有了不遜色於常備軍團的戰鬥力。
這裡作為城防軍戰鬥力衡量標準的常備軍團,可不是帝國軍部組建的那些戰鬥力差勁的常備軍團,也不是駐紮於尼斯行省的新兵過多的常備軍團,而是白峰麾下精銳的常備軍團。
能夠得到亞德里恩的如此評價,說明溫克統領下的三千城防軍確實戰鬥力增長迅速;相比較而言的話,布羅揚松行省其他三郡的城防軍,戰鬥力方面就要差了許多。
不過,擺在明面上的六千城防軍,只是白峰率軍離開布羅揚松行省之組建的城防軍;早在貝多因侯爵未抵達布羅揚松郡城之前,軍務官莫里茨就採取了一些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奔波於布羅揚松行省各郡的莫里茨,先後在昂布蘭、蓋普、勒莫尼爾三郡,命令留守三郡的軍務官和城防軍統領,秘密招募青壯組建預備性質的城防軍。
等到莫里茨等四人被貝多因侯爵免去職務的時候,三郡的預備城防軍數量已達到六千餘眾,是三郡城防軍規模的兩倍;所以,遍佈在其他三郡的城防軍總兵力,實際將近萬人。
麾下軍隊規模僅有兩萬五千的貝多因侯爵,既要在布羅揚松郡城內保持足夠的兵力,以應對烈火軍團三個師團駐軍的威脅,又要在布羅揚松郡內分散兵力,以儘快掌控該郡,根本無暇向其他三郡派出軍隊。
這麼做的直接後果,便是貝多因侯爵的勢力始終聚集在布羅揚松郡內,難以滲入到其他三郡中;被封往其他三郡的落魄貴族們,也只得暫時留在布羅揚松郡城,不敢獨自赴任。
烈火軍團三個師團的三萬將士,貝多因侯爵麾下的兩萬五千將士,再加上溫克統領的三千城防軍;布羅揚松郡內的軍隊數量已將近六萬,過多的軍隊帶來的首要問題,便是糧食不足。
布羅揚松郡城的城防軍軍營中,有白峰走時留給溫克的大批軍糧;在不出現意外情況的前提下,這批軍糧足夠三千城防軍將士食用一年,所以溫克從來不需要擔心糧食不足的問題。
正處於戰後恢復階段的布羅揚松行省,普通百姓們手中的糧食,都是之前白峰透過索菲亞商會免費發放下去的救濟糧食;這就意味著,貝多因侯爵無法透過徵收的手段來獲取糧食。
三萬烈火軍團將士的人吃馬嚼,每天都要消耗十倍於城防軍將士的糧食;只顧擴軍的貝多因侯爵,又在無形之中增加著軍隊的糧食壓力,讓所剩無幾的糧食以更快的速度消耗著。
在獸人軍隊主動撤離孟丹行省,白峰趁機率軍收復孟丹行省的半個月後,連續向威斯敏特商會購買了四次糧食的貝多因侯爵,終於到了手中無錢買糧的境地。
沒有糧食,隸屬於總督府的一萬五千將士和只屬於軍務部門的一萬將士,將會陷入吃不飽肚子的窘境,其戰鬥力的急劇下滑是在所難免的;比戰鬥力下滑更致命的,則是士氣的驟降和軍心的動搖。
從一日三餐的供應食物,到一天兩頓的湊合吃飽,再到眼下的一天一碗稀粥搭配半塊黑麵包;貝多因侯爵麾下的兩萬五千將士,每天抱怨的怨言,都能從城外的軍營傳到城內的總督府。
如果說貝多因侯爵麾下的將士們是以抱怨為主的話,那麼烈火軍團的三萬將士,則是積累了滿腔的怒火;因為他們每天可以吃到的食物,僅是一小碗數的清米粒的稀粥,連半塊黑麵包都沒有!
在烈火軍團的將士們看來,他們原本是有白峰出征前留給他們的充足軍糧的,是貝多因侯爵拿走了他們的軍糧,才導致他們淪落到連肚子都吃不飽的窘境,這一切都是貝多因侯爵的錯。
這樣的理解明顯是錯誤的,當初白峰留給烈火軍團的軍糧,雖說不少但也不至於能維持到今天;若不是貝多因侯爵出錢買了幾次糧食,恐怕烈火軍團的將士們早就徹底斷糧了。
背黑鍋的貝多因侯爵,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曾經拿走了屬於烈火軍團的一半軍糧;要不是他屢次妄顧烈火軍團將士們的感受,烈火軍團的將士們對他的怨念也就不會那麼深入骨髓。
烈火軍團與貝多因侯爵的新仇舊恨,決定了他們之前遲早有一天會兵戎相見;就算烈火軍團的將領們願意忍受貝多因侯爵的壓迫,那也不代表烈火軍團的將士們會一直忍受下去。
先是一半軍糧被分走,接著又是儲備武器裝備被奪去,再到身上武器裝備被扒下,烈火軍團將士們的耐性在一點點被磨滅;直到這次糧食危機的出現,烈火軍團的將士們終於發飆了!
自發組織起來的五十餘名中隊長,帶著他們麾下隸屬於三個師團的五千餘眾將士,在晚飯之前襲擊了貝多因侯爵麾下軍隊的軍營,打死打傷三百多名敢於反抗的對方將士,搶走了軍營內的所有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