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8年。
五月。
公元550年。
正值初夏。
年方23歲的齊王高洋。
騎著一匹威風凜凜的高頭大馬。
從晉陽向鄴城出發,途中笑著說。
“不久方可抵達鄴城,讓見痴再多過會皇帝癮吧”
去逼迫當朝天子,元善見禪位!
跟他一同前往的有,銀青光祿大夫,許之才,三州刺史,高德政,開府儀同三司,司馬子如,參軍侍郎將,崔濟舒。
以及從父輩就培養起來的高家嫡系部隊。
高德政早已將在鄴城訪問的情況,動向,逐條做了記錄,給高洋呈送了一遍。
“齊王,當下局勢,雖小眾人持有反對,大多已悅”
在出發的同時,高洋先命身邊的親信侍從,陳三吉,說。
“眼下事態緊急,命你帶著德政和密信率先進城,去通知侍郎楊銨,做好進一步的部署。”
楊銨過目看完,即刻招來了太常卿,邢邵,兵部尚書,魏收。
讓邢邵,負責儀定禮儀制度,讓魏收,起草加九錫,禪讓,勸晉,諸多文書文告。
並將東魏的宗室,及諸王,全召集在鄴北宮,說。
“當今天降龍命於高家,諸王侯就先苦一陣子吧,待齊王凱旋歸來,乃放行眾爾。”
命人將王宮貴胄看管了起來,吃喝拉撒全在北宮,不準離開半步,只能等著高洋的到來。
逼宮大隊,一路上的行進很順利,距離目標也越來越近。
高洋打起12分精神,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每到驛站休息時,他都要反覆思考每一個細節。
“我登上天子大位之後,元善見又改如何處置?讓他收拾鋪蓋卷滾蛋,還是拜為王侯,或是一刀砍了,以除後患。”
當思考無差異的時候,才敢放心的進入夢鄉。
隊伍走到柏臺郡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意外,打破了高洋一直以來偽裝的平靜。
也許是舟車勞頓,也許是生了病,其所乘坐馬車忽倒,著實讓高洋晦氣了一番,說。
“喂不熟的烈馬,來人,將馬鞭給我,這些畜牲不打不懂得乖巧。”
抽出馬鞭,朝著馬身就是一頓狂抽。
來到了平都城,馬又不肯赴近,這次不管怎麼打,馬都不肯往前走了。
高洋變得焦躁不安,感覺這是不祥之兆。
看到高洋不快,知道主子爺心裡又在犯嘀咕。
高德政,許之才二人急火攻心,說。
“齊王,馬匹只是舟車勞累,不礙大事,即位要緊,請齊王顧眼下,莫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