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
太極宮。
燈火通明的甘露殿內。
李二陛下依舊在忙碌,廢寢忘食地批奏摺。
想要將近日來堆壓之事解決了。
不多時。
在他面前的貼身太監張海生。
後者滿臉恭敬虔心,低聲作禮訴說著打聽到的訊息,
“稟大家,長安城外據聞有畝產千斤的糧食……”
楚河城外種田的訊息。
還是傳到了李二的耳邊。
聽到這個訊息後。
李二陛下眉頭微蹙,難以相信。
世上真有那麼高產量糧食?
自其登基掌管天下之後,總會為糧食而頭疼得很。
年年國庫沒餘糧,百姓們也開墾豐收少。
每逢關內旱飢,民多賣子以接衣食。
在最嚴重的關頭。
李二陛下甚至詔出御府金帛為贖之,歸其父母。
都到這份上了,連御府的錢都拿出來了。
卻沒有賑災放糧,而是允許百姓東西就食。
這隻能說明一個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朝廷手中沒有存糧可供賑災了。
倘若真有畝產千斤的祥瑞。
那李世民肯定欣喜得很,給足賞賜。
值得一提的是。
當初隋末東都洛陽的糧倉不集中,洛口、回洛等倉為人佔據後。
洛陽終因嚴重乏糧而被攻破!
李世民看準了糧倉遠離洛陽庇護的弊端,從隋末戰亂中吸取了教訓。
在建立大唐後。
其特意洛陽城內出現了一座大糧倉,並逐漸取代洛口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