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十五個恆星自轉週期後,武凱帝國的的星際要塞抵達了地靈星球的視角中。
這顆紅色星際要塞直徑三千公里!如同一顆赤紅色殺星出現。折躍完成後,恆星系內都產生了引力混亂,諸多小行星軌道,被擴散的引力波推動的歪了。
地靈星上也完成了對應的防禦部署,將所有的生產系統遷入大海。大氣被加氫,增厚海洋,增強大氣還原性,減少大氣被粒子武器打擊後,氫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粒子態的流逝。同時,大海構築奈米層,開始護盾化,使得太空落下的核彈無法鑽入一百米內精準爆炸。
除了上述防禦體系外,在崎嶇不平的山巒中,大型地鐵如同血管一樣運輸物質,供應星球林立摩天大廈一樣巨炮,詮釋著什麼叫做行星要塞。
戰爭中的小兵,衛初心站在衛星上的望遠鏡陣列中,為戰友提供了敵我雙方艦隊在狹隘星空中佈陣的視角。
他低語道:“這一戰,應該會在歷史中留下很厚的留影吧。”
是的,在無數其他時間流中,大量弱勢文明面對超級文明,如同蚊蟲一樣在星海中狼奔豕突,在逃亡中負熵積累,各種文明屬性退化,有的文明逃亡飛船中甚至在幾十代後語言都退化掉了,成為了各個艙室中嗷嗷亂叫,近親交媾的野獸。
然而,在這條時間線上,這一刻,起義區那些被傲慢者定義下位文明,出現了閃耀時刻,大量接收到命令的星球沒有逃跑,開始堅決鬥爭。
…文明之路,有時候是不能退!…
此時將視角拉的稍微廣闊一些,以地靈星為中心,其周圍四個光年的區域,有五顆恆星都同時出現了武凱帝國行星要塞躍遷的波動。
武凱帝國在這個多恆星區內投入十五顆星際要塞,目的在於打穿這裡,然後就能穿插到起義軍後方的洛溪星雲中。
而變革軍一方,在這裡只有八個機動的星際要塞。防守戰要依靠於自然大行星。
…為期四十五個月的攻防戰開始了…
以地靈星為例,在戰役的初期,由於可以調動恆星能量,能夠超遠端投射粒子流攻擊,武凱帝國星際要塞周圍的防護罩因此被層層削弱,大批戰艦也如被火噴過的蒼蠅一樣,不復帝國軍的光鮮。
而在戰役中期,武凱星最終靠著第二顆星際要塞,導引主力艦迂迴突擊。在第二回閤中擊破了唯物軍團方面的星際要塞。
正當武凱文明方面覺得要塞對抗方面,己方打贏了。
唯物方面卻硬生生派遣艦隊,擋住了帝國艦隊追擊,成功將己方戰損的要塞撤了下去。
同時解除了八號行星和其衛星之間的引力束縛,使得這顆要塞化的衛星衝入戰場,擋住了帝國第二顆星際要塞的繼續突進,確保了唯物軍團方面對戴森環的控制。
第三十七個月後,戰役的中後期。
武凱再一次發動了攻擊,這次要塞突進到第三軌道,重點轟炸抵抗的地靈星。
但是在這顆星際要塞,展開了千萬鏡面對地靈星進行打擊的時候,猝不及防迎接了起義軍的“偷襲”。唯物軍團以損失戴森環八號輔環為代價,啟動了一次定向的伽馬射線暴。
在被命中後,偌大的星際要塞頓時變得通紅,如同被戳破的溏心柿子一樣塌癟了下去。行星尺度上看起來小小的塌癟,在萬公里星際要塞上,是天崩地裂的場景。
這麼龐大人造天體,是有自然引力的,而且主結構任何最小的承重甲板都是百萬噸,被破壞後塌癟起來,沒有制止住其朝著內部塌陷。同時塌陷產生熱量會在下方淤積,導致更多承重失效,塌陷帶會如同蘋果上長得黴菌一樣,不斷壯大。
當然真正的“驚豔”,是在伽馬射線爆結束後三十秒內。
武凱星系上的高等文明集團,在要塞內的八級精神力者,看到了起義方戴森環所控制恆星,正對著己方出現第二次耀閃爍跡象。慫了的他,下令核心人員撤退,轉移到外面一艘新的要塞內。留下了一位七級體術強者斷後。
他更不知道,這第二次耀閃可是虛晃一槍,在這無害的耀閃掩護下,一群天騎士們在要塞表面防禦系統啞火中,成功掩護了機械化部隊登陸到要塞表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