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星苦笑一聲,道:“一邊去,這有啥好看的。”
但是,葉星自己也是早已經按賴不住自己好奇的心理了,他說著便連忙開啟這個盒子的外包裝,只見一個深空灰的金屬盒子便展現在他的面前。
不過,仔細看,這個金屬盒子卻是採用鈦合金以及高分子材質等複合材質製成的,因此材質的質感好卻也十分的輕盈。
而這種材質正是早期適用到航空飛機,甚至是宇宙飛船之上的。
不過,如今的科技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管是航空飛機還是那些探索星河的宇宙飛船,均使用更加適合超音速甚至是亞光速飛行的克羅諾斯合金。
因此這些材質便被大量應用到工業領域,甚至是武者的裝備上。
當葉星仔細的看向這精美的盒子的時候,只見這深空灰的金屬盒子上印著六個十分具有立體感的字型,上面寫道‘奈米複合戰甲’,然後盒子的右下角印著另外幾個熟悉的字型,‘天工集團 版權所有’。
然後金屬盒子的側前方有一塊電子鎖,葉星便明白這是需要使用黑表進行身份匹配的。他之前購買銀魂戰劍以及血灡飛刀的時候,同樣是需要使用黑表進行身份匹配的,這一點,他可謂是輕車熟路了。
於是葉星迫不及待的用黑表掃描了一下,然後只見到那電子鎖的熒幕突然亮了起來,是一道白光,然後‘咔’的一聲,金屬盒子開啟了。
當葉星開啟金屬盒子的時候,眼前的那一幕,早已經足以讓他眼前一驚。
金屬盒子之中,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形戰甲,這幅人形戰甲呈現的是極具質感的銀灰色,只是這幅戰甲的胸口,是一枚幽藍色的光面,似乎這是這幅戰甲的能量反應裝置,然後是頭盔的眼罩,整個就是一道幽藍色的水晶模樣。
這和葉星之前所見到的有些相似卻又有些不同,之前他所見到的那些身穿銀魂戰甲的戰將武者,他們身上的戰甲和他眼前的這幅除了整體都是銀灰色的,有兩處不同,那就是這胸口的反應裝置,還有頭盔的眼罩。
荊炎的頭盔眼罩是一處類似於網狀的結構,而他的戰甲胸口是一塊實體裝置,而葉星眼前的這個裝置卻如此的夢幻,如同星光一般晶瑩。
不過荊炎所穿的戰甲據說是經過了後期的雕紋加工,因此具備了新的能力,以及外表上的改變。
奈米戰甲是能夠透過挑戰試練塔通關後,進行免費升級的。
而雕紋加工,是屬於收費升級。是一種個人的定製化服務。
比如葉星的這幅戰甲是中級銀魂奈米戰甲,如果在今後葉星通關了第三級,理論上葉星是可以獲得高階銀魂奈米戰甲的,但是實際上因為武者對原有的戰甲有了感情,又或者戰甲早就進行了改裝,再加上注重環保的緣故,實際上是會對原有戰甲進行直接升級的。
也就是說,在保留原有戰甲額外屬性的情況下,直接從中級升級到高階。
這樣一來,就不需要更換戰甲,就可以得到提升。
這種技術又被稱之為量子遷移。
每一種級別的戰甲,都會對原有的奈米材質材質和結構進行新的改進,比如說,原子的排列規律,延展性進行最佳化,可以說是一種技術的提升,並且還能夠極大的改善戰甲的耐熱性等相關物理屬性。
而人類所掌握的這種用到奈米裝甲的先進奈米技術,也是受到了外星文明遺蹟的影響。
也就是那個在五十年前突然闖入地球,遺落在荒野區的那艘如同金字塔的外星飛船。
人類將它設立為禁閉區,然後先後多次秘密踏足該區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
一次又一次的發掘出了驚人的科技,以及最至關重要的‘外星文明遺蹟’。
所謂‘外星文明遺蹟’,就是人類武者在這座酷似金字塔的外星廢棄飛船當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空間。人類武者進入空間當中,便從中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出新的科技。
而最引以自豪的便是‘泰坦系戰甲’。
這種稱之為‘泰坦系戰甲’的戰甲裝置,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比人類自我研發的黃金奈米戰甲還要根據黑科技的裝備。
因為即便是一名身穿‘黃金奈米戰甲’的戰神級武者,都無法踏足星河領域,也就是說‘黃金奈米戰甲’是不具備暴露在星河領域的能力的。然而,‘泰坦系戰甲’便擁有這樣的實力,‘泰坦系戰甲’讓人類武者實現了置身進入星河領域,甚至是行走在外星球土壤之上的能力。
因為如此,人類武者宇第一次身穿‘泰坦系戰甲’踏入了火星的領地。
這一說,科技的爆發,和外星文明遺蹟有著息息相關的因素。
葉星在看到這個幾乎佔據了整個金屬盒子面積的戰甲的同時,還看到了盒子內放著一本手冊。
大概是使用說明書,葉星便連忙拿起來,簡單的翻閱起來。
“該奈米戰甲是屬於最新研發的第三代銀魂奈米戰甲,強化等級:中級。”
“改奈米戰甲,可進行後期加工,比如:量子遷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強化等級 升級。”
“另外,還可以進行雕紋,這將改變原有戰甲的基本屬性,甚至修改奈米戰甲的外部形態。”
“奈米戰甲的啟動裝置是黑金戒指,只需要帶在手上,啟動特定開關,便可以將奈米戰甲召喚出來,亦或者收回到戒指當中。”
“奈米戰甲的能量來源,主要來源於黑金戒指,其次來源於武者自身的異能,也就是說必須使用異能,才可以協助召喚奈米戰甲,在戰鬥中異能消耗完畢,奈米戰甲也將被強制召回。”
葉星仔細的閱讀著手冊當中的詳細說明,漸漸的領悟了這奈米戰甲的相關知識。
“中級銀魂奈米戰甲,好傢伙,這以後我是不是再也不用擔心被那些該死的變異獸襲擊了,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