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無人可知,也無人能夠預料。
上京!
時隔兩月時間之後,章鏡帶領一小部分精銳回到了上京城,至於那大部分則是都留在了國境之中,或是擔任鎮撫使,或是在某一地駐軍。
東齊二十七府,有二十個州府的鎮撫使都是章鏡親自安插的,至於目的嘛,自然就是為了掌控。
這一次回來,章鏡較之之前有有了變化,那就是威望。
之前章鏡有實力只能說是有威,但這一次是實打實的復國之功,有了望。
威望,威望,說來簡單做起來其實很難。
除非章鏡如蕭靖一般,擔任數百年之久的鎮武司大都督,不然這威望很難得到。
不過章鏡不可能等那麼久,他要的是儘快。
所以才會主動挑起戰爭,復東齊國境。
便是攜滔天之功得到無與倫比的威望,就算是新皇也無法比擬。
修行方面。
自從從劍皇的口中得知了“圓滿”二字,章鏡就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參悟。
如今已經有了一些體悟。
再加上之前和三葬交手之時所感知到的天地之勢,章鏡的意境更上一層樓。
雖然實力未必增加多少,但是章鏡與天地元氣意境緊密的貼合在了一起。
章鏡知道,下一步就是借天地之勢,與天地自然融合。
在章鏡看來,其實顯聖境界完全可以當做是一個大境界,因為顯聖和法相之間的差距太大。
從元神到法相,只要按部就班加上一些天材地寶是很有希望達到的,但是顯聖就很需要機緣了。
這個境界不同於法相和元神,似乎是將法相元神圓滿融合在一起。
在這兩月時間之中,章鏡除了劍閣和靈山之外,一次動手也無,只是鎮場而已,每日除了修行就是跟叔伯端論道。
這位國師的修行也已經到了緊要關頭,境界絕不比他要低,甚至還要強過他一些。
之前叔伯端所說的護法一事,章鏡覺得都有可能是叔伯端要突破顯聖境界。
............
............
東齊永昌一年,五月初一,鎮武司大都督班師回朝,皇帝李顯大喜在城門相迎,整個上京城一片喜氣洋洋。
翌日,
皇帝召開大朝會,表彰大都督章鏡功績。
奉天殿之內,
數百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數位天人大能立在前方,而與章鏡並列的人一個都沒有。
不管是國師叔伯端還是大將軍薛寧都很自然的站在了章鏡的身後。
諸多官員暗中窺探前方的章鏡背影,心中驚懼不已。
許多人都認得章鏡之前的模樣,那個時候是章鏡第一次站在奉天殿之中,那個時候皇帝還是李燁,那個時候章鏡還沒有資格站在那麼遠,也沒有如今如日中天的威勢。
單單是站在那裡,便讓諸多官員心驚,甚至比面對皇帝李顯還要恭謹。
這就是如今章鏡的威望!
“陛下駕到~”
一聲尖銳的公鴨嗓響起,是李顯身邊的貼身太監魏忠賢的聲音,眾人都能夠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