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懷光這次的有感而發,絕不是什麼誇張的話,這個世界無論是他還是其他三人,都獲得了十足的進步。
而且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還都找準了未來最適合自己的前進之路,這才是最關鍵的提升。
只不過,比起提升,幾人承擔的風險也與以往更大,方式也更詭異難防。
畢竟,影響人心這種手段實在是很陰險了,那是連葉懷光也沒辦法完全豁免的負面影響。
關鍵是,一般情況下,葉懷光自己其實也不是很喜歡對別人施加不利的心理影響。
若是目標是什麼十惡不赦之人,或者純粹敵對的人,葉懷光當然沒什麼心理負擔,可以隨意對那些人進行一定的負面心理暗示。
可是,若是無辜之人,葉懷光實在是很難跨過心理那道坎,讓自己可以很隨意的,對那些人進行這方面的操作。
所以,當己方的這些人都在一直經歷著,整個世界帶來的精神汙染時,葉懷光也是由衷的無奈了。
要不然,葉懷光也不會讓手術刀提前回歸,畢竟少個他,無論是輸出,還是治療,幾人面臨的壓力都會變大許多。
手術刀迴歸之前的狀態,實在是差的可以,雖然利戴琳當時私下裡跟葉懷光提前打過招呼了,說手術刀現在的狀態已經有些失控。
但是,在葉懷光自己親自測試之下,才知道手術刀的心理狀態到底差到了什麼程度。
‘偏執’折磨帶來的影響,竟然沒有隨著buff的持續時間結束而消失,而是真的對他造成了更深層次的心理影響。
葉懷光仔細盤算過,以手術刀目前的狀態,下次到達心理判定臨界點的速度會加快至少百分之二十!
而一旦陷入判定階段,那麼大機率還會是‘偏執’折磨,小機率會是其他‘折磨’buff,反正幾乎不會出現‘美德’了。
這是極其要命的一件事,戰鬥之中他會因為心理偏執,做出很多對團隊不利的操作。
關鍵是,那些操作,可能並不是處於他的本意,可他完全無法控制,因為他壓根不會意識到自己處於‘偏執’的心理狀態,這才是最恐怖的。
舉個例子,你在殺個人之後,腦海中完全沒有你已經殺人了的這個概念,可是你覺得你沒殺人,但事情卻已經發生了。
你作為當事人的話,可能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你壓根都意識不到,可是你在身邊的人,別提會有多害怕了。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下意識的想遠離精神病的原因,不確定性太大了,說不定什麼時候患者就會突然發病,然後無意識傷害到身邊的人。
其實在選擇直面深淵蹣跚怪的時候,葉懷光就有了這個心理準備。
畢竟,深淵蹣跚怪本身存在的意義,就是一次變速節點!
沒有哪個團隊可以在直面它之後,還能保證不減員的,就算是現在風雲榜上排行第一的,也不可能不減員。
深淵蹣跚怪本身的特性就擺在那兒,所有的人,只要直面它,必然會面對比平常嚴重許多倍的精神汙染。
而一個團隊,成員之間實力必然是參差不齊的,不可能所有成員的心理素質都足以抵抗這種汙染。
剛開始自然無礙,可隨之深淵蹣跚怪的身軀被破壞的越來越嚴重,精神汙染也會逐漸遞增,而且是幾何倍的遞增。
在進入瀕死狀態之前,更是有一波即為嚴重的精神汙染衝擊,葉歡也正是因此才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情緒,導致心理壓力值激增。
若非她的心靈足夠堅韌,在最後關頭克服了這種負面影響,實現了心靈昇華,恐怕現在葉歡也得迴歸了。
要知道,最終曙光團隊只有手術刀迴歸,還要得益於葉懷光的先見之明,先一步和利戴琳操控了心理判定,獲取了‘美德’加成的緣故。
而其他團隊,若是看不破這一點,戰鬥之中,團隊成員面臨著這種越來越嚴重的精神汙染,很容易就在心理判定階段獲得不好的結果。
而一旦有人先一步獲得‘折磨’,很快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就跟傳染病一樣,最終殃及整個團隊!
待到近半成員都獲得了‘折磨’buff之後,那麼別說戰勝深淵蹣跚怪了,就連全身而退都是奢望,不死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不團滅已然是最好的結果了。
就算可以強撐著擊殺深淵蹣跚怪,人員損失已經成了必然。
而餘下的經歷過‘折磨’的隊員,心理素質會越來越差,對精神汙染的抵抗能力也會相應遞減。
那麼,這些人再次面臨心理判定的時間間隔會越來越短,判定的結果也大機率會是之前觸發的那種‘折磨’。
也就是說,這一定是個惡性迴圈,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這種觸發過‘折磨’的隊員,就必須提前離場,這也算是變相的戰力折損。
所以,比起其他團隊可能發生的情況,曙光團隊在葉懷光的運籌帷幄之下,只有手術刀提前離場,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其實也算是葉懷光的一次豪賭,他賭的就是手術刀可以在自己和琳先一步觸發‘美德’的情況下,受到鼓舞,也跟著觸發‘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