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我再舉個例子,金塔是我們認為它過去存在,但有沒有可能是未來存在?你也沒有辦法證明對吧?!畢竟物質世界與我們認為世界相反,但這就違反了我們的認知,認為金塔怎麼可能是未來的?扯淡!可以熵增減概念來說,確實有可能,可能是未來戰勝武器等等!就是觀念和記憶去定義認為的,所以有物證存在,也不能說明過去未來,就像未來電影裡的某個東西穿越時空來到你的手上,你認為它是未來的,那麼問題又出現了,就是你認為她是未來的,這些都是你“主觀”認為的。”
說到這,蘇晟又問東郭陲,“再問東郭先生,第一個發明鐘錶的人是誰,他是如何發明的鐘表?”
東郭陲疑惑幾秒,依然如實回答,“大概幾百年吧,一位偉大數學家、神學家,弗利克斯在教堂禮拜時,發現了天花吊燈在搖擺,且有規律,於是鐘擺原理問世……後來就慢慢的有了計時器……”
蘇晟笑了笑,“沒錯,借用東郭陲先生的回答,我繼續說“時間”主題。”
“時間變化需要速度佔,人類從誕生之處就開始研究鐘錶,直到幾百年前最初精準的鐘表擺鐘問世!
“擺鐘根據等時性原理所製成,只要擺線長度不變,每一次擺動時間就會一樣,發現這個原理的是弗利克斯,某一天,弗利克斯去教堂禮拜,大禮堂上掛著吊頂燭臺懸燈,微風吹拂,懸頂燭燈搖擺,而弗利克斯祈禱時,捂著胸口望著吊燈,職業病發作,祈禱變得沒那麼虔誠,突然發現心跳律動和這個搖擺頻率竟然時間差不多,時間似乎一定!於是後來擺動等時性原理,但有一個不嚴謹的問題,就是弗利克斯如何確定吊燈搖擺等時?說是靠著心臟跳動的頻率,好的,沒問題,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確定心跳是等時的?靠吊燈啊!這就是迴圈論證,一種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錯誤。
就像在辯論一個點,這個點有前提,但不知這個點情況下開始議論和辯解,但這個過程無論哪一方取得勝利,都將毫無意義!這隻能證明心跳和吊燈擺動存在相似律動情況,不能證明其他的真理存在,因為這個前提都沒有被證實!!
但真沒有意義嗎?實際上不然,其實,人類發展歷程中,類似這種“前提”不知真假情況下,去衍生無數“所謂真理”的事情比比皆是。
人類需要基準,需要一個前提條件,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它的存在同樣屬於人類達成的共識,一種主觀意識上存在事情,就像我們說我們需要錢做完交換貨品的媒介,那麼錢就賦予了一個定義,是一個基準,而不是論證,所以錢才能購買我們想買的任何事情,錢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就是我們定義的事實!只對我們人類世界有了意義!對客觀世界來說,沒有意義!”
“1+1=2同樣是定義,並非結論,不然1+1在什麼情況下等於3,我也可能說,在什麼情況下,它都等於3。
所以推回時間本身,就是主觀意識的定義,能使人類和人類社會,人類世界變得更有序!
時間是透過觀察到快慢的,人對時間感知是豐富的,且賦予大量定義和具有欺騙性的,就像前頭所說的觀測觀察,觀察自己很難看出時間快慢,但觀看別人就能十分容易知道快慢,比如,看到父母臉上出現的皺紋,頭髮變得泛白等等,才能知道,哦,時間好快啊,眨眼睛,父母都變老了,而自己長大了,該我們做些什麼了,這叫懂事。”
“人類對時間快慢感觸是最深刻的生命體,有一個定律叫簡式定律,說人類感知時間長度是年齡的導倒數,人越老,就會覺得時間越快。年齡越大,感覺時間越快,5歲兒童感覺一年長度,大概是一年五分之一,而50歲則感覺一年就五十分之一,就是說記憶中一年是就那麼點時間,就比如說,一歲幼兒,他感覺到時間一年就是一年因為生命對於他而言,確實剛過了一年,你的記憶就是一年,而過了五十年的人,五十年經歷不可全部記得,就是說,記憶的長度開始壓縮,五十年佔比和一年佔比一樣,記憶長度儲存是一定容量,兩歲小孩就會記憶折半,三歲就分成三分……以此類推,到五十歲時,就變成了五十分,時間在人類身上體驗,不僅是身體器官的體驗,更是記憶資料的儲存過程,是入棧出棧的呼叫和丟棄。
拿一個比較真例項子舉例,人在緊張恐懼時,時間就會變得很慢,比如說,看完恐、怖片時,躺在寂靜臥室裡,睡覺!這個時候大腦異常活躍,調動身體器官和五官感知,這個時候全身組織器官都會在大腦呼叫下十分靈敏活躍,甚至能聽到我們以往難以注意到的聲音,入客廳的鐘表聲,窗外路上過車聲等等。
其實本身機能沒有改變,全身機制機能哪怕達到巔峰狀態,也本來這個巔峰狀態就會存在沒有增加質和量突變,就像一些事情,本來沒有特別注意,但突然需要時,就會調動記憶,記憶開始回憶和過濾,在大腦所有收集資訊裡反覆篩選,得到有用的資訊,與我曾經做過一個高45米高空彈跳實驗一樣,測試結果是志願參與者都感受到時間變慢,但沒有沒法看到給予手錶上快頻率的跳動數字,機能沒有質變數變,只不過記憶在變化。”
“這裡的時間變慢變長,就是大腦收集資訊的過程,平常大腦運轉就是收集兩到五個資訊,此時可能就會透過全身所有渠道收集,多時高達上百個資訊集合,這個時候就會感覺時間變慢,因為資訊量增加擴大,就像看恐怖片後睡覺,你會感到恐懼,大腦調動全身機能去收集資訊,所以時間就會變慢!實際上時間沒有變慢,因為光速一定,這個時候,記憶在發散,在高速儲存,這個慢,就是感知主觀意識的。”
此時,直播間裡,蘇晟侃侃而談,而外界直播觀看人數已經達到千億,幾乎整個文明都在觀看蘇晟,而“蘇神”的大名已經在蘇晟來到這個世界的一天後,徹底,揚名立萬!
此時,蘇晟依然滔滔不絕。
“而且,更有趣的事情,就是短暫時間呼叫記憶,就像有句話說的,臨時抱佛腳,有時候比長時間複習更有效!短暫性記憶非常厲害,儘管考完試全部忘的一乾二淨,但考試時卻十分有用!
有些注意學習方法學霸,從來不學習,但考前看看書,誒?!一下子就是全班第一!你說氣不氣?!實際上,就是利用這種方法!
這種方法若能用在學習上,一個高度集中學習上,則十分有效,就像有人在班級上課,有這樣一部分同學,上課十分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上課筆記滿滿,但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而有的就是隨便聽一聽,寫一寫,卻偏偏成績好的不得了,這裡就是接收資訊快不快,全不全的原因,真正學霸會呼叫這種特殊機制,我們表面稱之為狀態或者注意力集中等等,實際上反饋到學習上,就是效率而所謂效率真實背後,就是大腦調動資訊的頻率,如此,養好大腦和學會呼叫是關鍵,多補腦,喝六個核桃!或者必須吃早飯。”
“其次,可以找外力幫助,製造恐懼和緊張!比方說,讓你媽打一頓。
啟用大腦,調動大腦,讓大腦配合你完成超能負荷性記憶工作。
科學實驗表明呼叫大腦活躍,此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學習前,聽一些“快”到音樂,一定快,不一定勁爆,但需要節奏快一些。
把作業放在最後再寫效率高,因為緊張,呼叫大腦輸出快。也有緊張過頭的。就會收集資訊太多,造成大腦不知如何呼叫到最後一片空白,所以,學習時可以緊張,但輸出呼叫時,就不要緊張,慢慢將記憶庫裡的資訊呼叫出來即可!
綜合來說,一個人時間長短,是記憶源流的快慢和儲存量大小……”
……
蘇晟吧啦吧啦整個兩個小時,整個文明,整個世界都靜悄悄的,只剩下蘇晟的聲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