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流暢地走,到順暢地慢跑,夏洛不斷地在提速。
她的每一步都非常穩,每一步亦都有所增益。
很快的,夏洛便能在無垠的太空之中“奔跑”了!
明明是失重的真空宇宙,在夏洛的腳下,卻彷彿憑空生出了許多透明的臺階!
至少從側面看過去, 便是如此一番景象。
這一個個透明的臺階,借給了她騰躍的力量,讓她能在這宇宙之中肆意奔跑!
每當機械腳踩下之時,壓力便會啟動推進器。
每當機械腳抬起之時,壓力減弱,推進器的力道也會瞬間減弱,以至消失。
這頻繁的轉換,最終就造成了踏空而行的視覺效果!
腳下又是一個借力,夏洛藉著那力道猛地往前騰躍一步,龐大的機甲簡直迅疾如風!
也只有在這失重的宇宙之中,“踏空”才能發揮出它最大的優勢。
任何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區別只在於引力的大小。
但凡有引力,在使用“踏空”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重力造成的影響。
然後,在計算腳部的壓力與推進器的推力時,就需要將重力的相關資料也計算進去,如此的演算法,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星聯邦的星球那麼多,很多星球的引力其實是不均衡的,它只是一個平均數值。
隨著星球本身的天體運動,引力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換句話說, 如果要在某個星球上使用“踏空”, 那機甲師不僅要經驗豐富,對機甲的各項忄生能萬分熟悉,還需要擅長這種複雜的計算。
哪怕無法精確計算,至少也要能實時估算出各種力相互作用之後的結果。
只有這樣,“踏空”在引力的作用下,才能順暢施展。
可即便能夠在星球上使出“踏空”,其速度也是受到制約的。
機甲本身質量非常大,一旦有了重力,哪怕重力不大,也是非常影響空中的行動速度的。
如此大費周章,效果卻大打折扣,自然是不划算的。
只有在太空之中,“踏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機甲師能夠將“踏空”這種基礎機甲技練好,那麼其它機甲技的使用就會順暢許多,機甲師的整體水平會呈現出比較穩的狀態。
想當初,聞人雅的“踏空”始創於S系列的第3代機甲。
前3代的機甲尚且沒有研發出生物語音識別系統,很多功能也是不齊全的。
不管是改進後的能量推進器,還是壓力感測裝置,亦或是生物語音識別系統, 這些外在的機甲配置, 全都是從第4代開始的。
因此,早期的“踏空”並不是特別好使,它對機甲師的要求非常高。
作為技能的開創者,聞人雅當時是靠多踏一步來達到操控推進器的目的的。
她用腿部的震動來刺激推進器,使其保持運作。
不過,這樣的方式不可避免的有其弊端。
僅靠腿部震動的頻率來啟用推進器,推進器的推進力度會缺乏變化,讓機甲師前進的力道過於恆定,提速上會變得比較困難,也很難使出爆發忄生的機甲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