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曉龍注意到在這本五行藥典當中詳細的記錄了藥材已經藥材的搭配方式,一直治療疾病的方法,甚至上面還有不少很多常見藥材的另類使用方法,雖然看上去有些荒誕,但是張曉龍覺得也許是切實可行的。
張曉龍在自己的太極醫經當中也看到了對相同藥材的同樣理解,這就更讓張曉龍確定當初寫下這本五行藥典的醫師絕對是一位醫術非常精湛的隱世醫師。
也只有具有大造化、大本事並且對於中醫藥材有著極其深刻理解的醫師才有可能寫的如此詳細。
而那本翻譯本的五行藥典張曉龍再一看,這哪裡是翻譯這本五行藥典啊,壓根就是對照著五行藥典上面的藥材順序用網路引擎搜尋出來的藥材的百科照抄上去了而已,這本五行藥典上的精髓更是一個都不在上面。
這讓張曉龍更加確定了翻譯這本五行藥典的人壓根就是一個連中醫都不懂的門外漢,拿著搜尋來的藥材百科生拼硬湊上去的,張曉龍毫不猶豫的就將這本翻譯本的五行藥典給扔掉了。
而這本五行藥典當中最讓張曉龍感到震撼的就是這本五行藥典的作者將這世間的中醫藥材分為了五行,這暗含了天地之道。
自然界當中出現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能量,很多人認為這只不過是迷信編造出來的。
可是這山川湖泊當中的水,和平時人們燒火做飯使用的火難道也是編造出來的?
只不過是現在的人聽到五行一般很容易聯想到那些招搖撞騙的算命先生、江湖騙子,這些自然界當中存在的幾種基礎的元素又怎麼可能算是迷信呢。
就這麼輕而易舉的相信科學,也算是迷信的一種。
中醫將每一種中藥的藥性都分為了陰陽,比如說熱性的藥材使用多了會上火,而寒性的藥材使用多了則是會產生體寒,這種理論在中醫當中很早就發現了。
不過這五行藥典當中更為詳細的將這些中醫藥材做了一個劃分和歸類。
將藥材劃分為了金木水火土五種五行來進行分類。
一般很多藥材藥性太過於猛烈的,不管它是生長在那裡,都會被劃分在火這一種類當中,藥效的猛烈也算是火的熾烈的一種表現。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另外一種藥材來進行中和藥材的藥性,保證在使用藥材的時候不會傷到病人的身體。
而這一種能夠調和霸道藥性的藥材則是被劃分為土。
土在五行當中最為穩定,可以承載住強大的力量,化解火性藥材的霸道藥效。
而有的藥材不具備強大的藥效,還能夠溫養虛弱病人的身體,這種藥材則是被劃分到了木當中。
而那些被劃分在水性當中的藥材則是那種少量使用可以緩解病人的急症,而如果服用太多的話,則是會造成病人體寒的藥材。
而張曉龍發現在五行藥典當中提出的藥物的搭配則十分的大膽,甚至要比現在中醫們使用的藥材配方更加的複雜多變,甚至很多藥方都是在不根據藥材的藥性進行搭配。
而是使用藥材中金木水火土的屬性來進行搭配,用來治療疾病,根據五行藥典上面所說的,這樣的搭配方式能夠起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