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最終還是沒有拿大龍,在這之前SKT就選擇在聊天框輸出GG,然後退出遊戲。
這下T反對也沒有用,總不能一個人玩下去,隊友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訓練賽打到這個程度,真的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接下來純粹是折磨人,T只不過是魔怔了而已。
比賽結束。
沈唯頓時輕鬆下來,摘下耳機笑著開口:“真沒意思,我手都還沒玩熱,索然無味啊!”
這純屬裝逼,這局比賽激烈程度還是很高的,從諾言幾人臉上的笑容就能夠看出來,他們玩得非常爽。
Nofe教練走上前來,拍了拍幾人的肩膀:“打得不錯,比賽的時候就按照這種節奏打,當然……沈唯要穩健點。”
這話的重點在後面。
這局訓練賽如果要評個MVP,那絕對是沈唯的沒跑,對線期兩次單殺非常亮眼,後面的遊走支援也很不錯,團戰中的發揮也沒得說。
然而在教練眼中,這種打法很不“EDG”。
上單就應該突出個穩健,沈唯玩得是奧恩,可卻有些偏激。
剛到六級就試圖單殺,這種行為風險太大,成功還好,要是出現什麼意外,上路這條線就炸了呀。
聽到教練的話,沈唯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他理解Nofe的意思。
EDG需要的上單應該是這樣的:前期補刀、補刀、補刀……然後在團戰中放個完美大招,然後抗傷害。
至於輸出?
那是雙C的事情。
這種玩法光是想想就很無聊,更不用說實際操作。
光從打法上看,EDG甚至比很多LCK的隊伍還要“LCK”。
單一的模式肯定是有問題的,這點教練和經理其實都很清楚,但是他們卻不想改變。
原因很簡單。
S8賽季,LPL基本上所有俱樂部都處於虧損的狀態,哪怕是如日中天的RNG,此時也堪堪轉虧為贏。
就是這種行情之下,有支隊伍卻很早就處於盈利狀態,它就是EDG。
這種單一的模式就是它能夠盈利的原因,在EDG,沒有選手是不可替代的。
回顧過往的轉會記錄,你會發現EDG基本上沒有買過很貴的選手,他們的選手大多數是自己培養。
很多次都是這樣。
轉會期剛剛開始,EDG反覆暗示自己將有大動作,給人一種揮舞著鈔票準備大肆購物的模樣。
可最終的結果呢?
不僅沒有買選手,反而將自家選手賣出去不少。
廠長是EDG元老級別的人物,但是他依舊是可以替代的,在EDG的青訓中,有3、4個類似打法的選手。
EDG不會缺少選手,但這麼做的代價就是打法固定。
上路只需要抗壓,雙C成為輸出工具,打野只能吃草。
這樣的隊伍成績不會太差,但想更進一步卻非常困難。
……
“下次我會注意的。”
沈唯微微點頭。
一場訓練賽遠不足以改變教練的傳統觀念,但是他並不會就此認輸。
事實上,伴隨著版本更迭,EDG在未來終究還是打破了自己的傳統模式。
S10沈唯穿越前的時候,EDG終於大手筆引進了聖槍哥和韓援Viper,組成自己的“五千萬”陣容。
據內幕訊息,韓援Viper的年薪排在LPL前五,向來善於理財的EDG出手這麼大方,足以看出它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