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幫新手,陳耀華不得不事無鉅細,但工作效率極低,他決定還是先培養人才,只有儘快讓手下的年輕科技人員獨立開展工作,他才撒得開手,因為除了科研,他還有一大堆行政事務需要處理。
也許是配方不合理,或者操作條件控制不嚴格,開始階段的試驗結果均不理想,這不免讓陳耀華焦急。
幾位新手在陳耀華的嚴格要求下,雖然在實驗操作上可以獨立工作,但他們對合成TSM材料的技術並不熟悉,一邊試驗,陳耀華一邊給技術人員講授專業知識,並要求他們把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理論跟現在從事的科研工作結合起來。實際上,開始的一段時間,試驗內容還是以培養鍛鍊新人為主,試驗結果和取得多大進展倒在其次。
在往材料合成課題組調配人員的時候,試驗一組的小何跟二組的小高,都曾主動要求調往陳耀華手下工作,倒不是兩位年輕人看見陳耀華是521工程總指揮,有什麼非分之想,而是他們認為陳耀華平易近人,又是技術專家,跟著他不僅能學習專業技術知識,還可以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還記得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因為沒有探親假,TSM研究室剛分配來的幾位大學畢業生,其中就包括一組的小何、二組的小高和分析測試中心的小林,第一次在單位過春節,為了不讓他們感到孤獨,大年三十除夕夜,陳耀華夫婦邀請離老家最遠的三位年輕人到家過節,讓他們非常感動。
雖然跟陳耀華不在同一個課題組,但三位年輕人認為陳主任非常親切,甚至寫信還不止一次地跟老家的親人提起自己遇到了一位好領導。
因為一組現在沒有新的科研課題,職工們處於相對輕鬆的工作狀態,在這個時候能主動提出到任務繁重的崗位工作,陳耀華認為何鳴的態度值得肯定,在跟一組組長馬學遠溝通後,陳耀華同意小何調來材料合成課題組,並在他的課題工作。
小高所在的試驗二組現在正忙於一種含矽原料的研製,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現在都不適合調換崗位,陳耀華自然不能答應他的請求。
“可是,我們二組的孫師傅比較保守,不願向年輕人傳授知識,在他手下工作這三四年,技術長進不大,我們自己心裡都有體會。”
小高談到的情況,陳耀華早就知道,他也在不同場合提醒各位組長,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但傳授知識終歸屬於個人意願,如果組長們非要保守到底,就是不願向年輕人敞開心扉,作為研究室主任,陳耀華拿這件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作為年輕人,小高願意到繁重的崗位工作,喜歡學習,願意進步,這是值得鼓勵的,但目前不是時機,如果讓小高從試驗二組調換到陳耀華手下工作,二組組長孫良才會怎樣想?陳耀華不得不考慮這方面影響。
“你的情況跟何鳴不一樣,現在安心在二組工作吧,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今後有機會再說。”對於本質不錯的年輕人,陳耀華都願意給他們鍛鍊成長的機會,但小高的要求目前不合時宜,當然會受到拒絕。
在陳耀華負責的課題,何鳴是參加工作年頭最多的年輕人,這些年他在老馬手下雖然技術長進不大,但工作經驗還是有一些,如果綜合能力突出,陳耀華打算讓他當自己的助手,把科研課題的日常管理交給他。
一段時間之後,陳耀華髮現何鳴喜歡鑽研技術,對日常管理不太上心,所以,課題組的工作他還是撒不開手。
好在近段時間521工程指揮部的行政事務並不多,陳耀華可以將很多時間用在科研工作中,他親自對前期的配方和合成工藝進行了仔細檢查,結果發現兩方面都存在問題。
為了找到合適的工藝配方和最佳合成條件,陳耀華最近一個多月除了幾次回家換洗衣服,他下班後就一頭扎進實驗室,沒在家跟老婆孩子一起吃過一頓飯。
開始那幾天,兩個孩子以為他們的父親出差去了,便沒往心裡去,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他們的父親確實出差的時候比較多。
過了一個多月,還沒見到父親的身影,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忍不住向他們的母親打聽訊息,範紅英帶著怨氣說道:“你們的父親沒有出差,只不過他把自己交給工作了。”
兩個並未完全懂事的孩子相互看著,他們不明白母親的意思,“媽媽,你在說什麼?”
“你爸他沒出差,那不是他換洗的衣服嘛,他在單位忙工作,一個多月都沒回家了。”範紅英指著門外院子裡晾曬的衣服,沒好氣地說道。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鐘,範紅英到521工程指揮部找陳耀華,想把孩子們的事告訴他。
在總指揮辦公室門上敲了好幾下,也沒見動靜,就在範紅英想轉身離開的時候,斜對面辦公室的門開了,521工程指揮部專職副書記老白站在門口問道:“範主任,你找陳總吧?”
“哦,白書記!是啊,我找老陳,他沒在嗎?”
“他很長時間都沒在這裡辦公了,你要找他的話,應該去研究室那邊,陳總一般待在實驗室。”
範紅英來到TSM研究室所在的試驗樓,找到材料合成實驗室,見田海濤跟一些職工正在忙碌,她隨意問道:“老陳沒在這裡嗎?”
田海濤停下手頭的工作,“範主任,你找陳主任呀?他在往左第四間實驗室,我帶你去找他。”
“不用了,你們繼續忙吧,我去找他。”
當範紅英推開左邊第四間實驗室的門,小何首先認出了她,“範主任你好!請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