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各有不同,有些人喜歡做實際工作,有些人喜歡管人管物,陳耀華的性格有點偏內向,他更願意待在實驗室專心致志搞科研,對於管理工作,他並沒有多大興趣。院裡第一次任命他當TSM研究室主任和521工程副總指揮,當時他在外地開會,並不知情,這次當著他的面,陳耀華不但沒有獲得晉升的喜悅,反而當面拒絕了兩位領導的好意。
李書記以為這是陳耀華故意在領導面前擺出的一種謙虛姿態,便極力勸說,但陳耀華堅持自己只願繼續當TSM研究室主任,說啥也不願意接受521工程總指揮的頭銜,更不想當什麼總支書記。
521工程指揮部升格後,成為副院級單位,做這個單位的一把手,是很多中層幹部求之不得的事,因為這個單位集科研和生產於一體,具有很大的實權,即使某些副院長,也垂涎於改組後的521工程指揮部總指揮這一頭銜。
陳耀華認為,新的521工程指揮部,既要肩負繁重的科研任務,還要管理上千人的生產機構,他本身就對管人管物沒啥興趣,他怕因此佔用過多的精力,無暇顧及自己在科研工作上的興趣,便執意拒絕兩位領導的決定。
“既然你認為這樣的機構設定很有必要,你又為什麼不願出任總指揮呢?”梅院長半天沒說話,突然問了一句。
“我的建議完全是為有利於工作的目的提出來的,跟我是否願意出任新機構的領導職務沒有關係。”陳耀華坦誠道。
“我們一開始就說了,你這個建議很好,有利於TSM材料的長遠發展,”梅院長頓了頓,“但是,新的521工程指揮部機構比較龐大,管的人和事也比以前多不少,要是你不出任工程總指揮,你能為我們推薦一個更加合適人選嗎?”
陳耀華被噎了一下,一時有點語塞,過了片刻才說道:“推薦合適人選......,你們認為現在的521工程辦公室主任周玉明怎麼樣?”
兩位領導似乎對陳耀華推薦的人選缺乏興趣,梅院長冷冷地說:“先別問我們,你自己認為周玉明比你更適合做新的521工程總指揮嗎?”
“他年輕,有幹勁,人品也不錯,是個好青年。”
“我們沒說周玉明不好,你要知道,新的521工程指揮部管著一百多人的TSM研究室,還有上千人的生產機構,光憑年輕、有幹勁和人品好,是遠遠不夠的!其他方面,他能做的比你更好嗎?再說,你的年齡也不大呀!”梅院長態度越來越嚴肅。
陳耀華知道兩位領導的心思,“可是,我真不願意離開科研一線,把精力完全用在管理上。”
“你對科研工作的眷戀之情可以理解,但跟整個管理工作的關係就不可調和嗎?”
“梅院長,李書記,我是怕因為自己的科研情結,耽誤了管理工作,有負你們的重託呀!”陳耀華實在捨不得離開科研一線,他對那些鼓譟乏味的實驗過程一直興趣不減。
“只要安排得當,我認為這都不是問題。在大學裡面,那些系主任、副校長甚至校長,哪個沒有在科研教學一線有兼職?那種行為甚至還受到鼓勵,人家不是照樣啥也沒耽誤嘛,不過業餘時間肯定少了,工作也很累。”梅院長道。
陳耀華對兩位領導的任命決定還是有些拒絕,“讓我考慮考慮吧,不過也請你們在全院範圍內考察一下,也許有更合適的人選呢。”
“沒什麼可考慮的,趕快定下來,我們好往上級部門備報。”
下班回到家裡,陳耀華把白天的事情向妻子範紅英做了簡單透露,對方顯得若無其事,“領導重新任命你的職務,你接受了?”
“第一次對我職務的任命,就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決定的,這次我在場,當然得徵求我的意見了。”
“說了半天,你究竟是接受還是沒有接受?”範紅英繫上圍裙,準備做晚飯。
“還沒說定,我這不是回來跟你商量嘛。”
“你工作上的事,跟我沒關係,用不著跟我商量。”
“你還沒了解情況,別忙著撇清關係嘛,我認為還是應該徵得你的同意。”
“本來就是嘛,你們的工作,跟我有啥關係?”
“你有所不知,如果我接受了新的任命,將比以前更加忙碌,家裡面的事恐怕更無暇顧及了,這事怎麼能說跟你沒關係呢?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堅決拒絕新的任命。”
“你這話要是讓外人聽見了,還以為我在拖你後腿似的,即使現在,你為這個家裡做了什麼,難道你心裡沒有數嗎?”範紅英朝陳耀華白了一眼。
“是的,我承認自己沒為家裡幹多少家務,如果接受新的任命,今後在家的時間將會更少。”
“行啦,接不接受新的任命,由你自己決定,我可不拿主意,但我絕不會因為家裡的事拖你工作上的後腿。你不是想徵求我的意見嗎?這就是我的態度。”
實際上,自從接手521工程以來,陳耀華確實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在試驗還沒取得任何進展之前,他天天泡在實驗室,為尋求技術突破而日夜操勞,甚至還為因事請假的試驗工人替過班。
為了獲得有價值的試驗資料,他白天黑夜連軸轉,一連數天堅守在試驗崗位,親自觀察試驗出現的各種情況。
當小試取得進展時,陳耀華除了跟同事們一起高興,還要進一步完善工藝條件,除此之外,他還要馬上籌備專案的工業化試驗,為此,他多次進京彙報工作,爭取上級部門支援,回過頭來再尋找試驗場地,並在裝置、資金和技術方面為試驗做準備。
當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時,別的技術人員想的是如何儘早鑑定科研成果,陳耀華無暇顧及成果帶給自己多大利益,他想的是如何把工業化試驗得到的TSM材料推向應用市場,並從使用者那裡收集反饋資訊,完善TSM材料各項效能指標的資料。不僅如此,在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後,陳耀華認為這不是521工程的終極,而是TSM材料系列產品的開始。
在多個場合,陳耀華向同事們強調研究開發多用途、多規格、效能各異的TSM材料的重要意義,他要求科研人員繼續努力工作,不斷探索新工藝新技術。
為了儘快達成521工程的立專案的,陳耀華積極響應上級機構主管部門領導的建議,決定在本單位大力推進521工程產業化,在外界配合不力的情況下,他親自出面,不僅解決了專案用地和建設資金這兩大棘手難題,而且親自管理專案建設,在此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使521工程產業化專案如期建成投產。
這幾年,陳耀華早出晚歸是常事,有時為了現場解決問題,甚至夜不歸宿也不鮮見,對於丈夫的工作,範紅英表示理解,當初領導任命陳耀華到TSM研究室當主任,範紅英就知道這項任務不輕鬆,外人也許不知道,從那時開始,範紅英就做好了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
陳耀華經常不在家,夏天還好辦,尤其是冬天,需要買煤買劈柴,還有冬季常吃的大白菜,一買就是幾百斤,全是範紅英的事,這對於來自南方,身體並不強壯的她來說,還真是個挑戰,但範紅英咬牙挺過來了。她從沒跟陳耀華叫一聲苦,喊一聲累,甚至在他面前從不提起這些事。
還有兩個孩子的教育,學習成績怎麼樣,作業寫沒寫完,陳耀華從來沒有過問,他也沒有時間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