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耀華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的幾位助手不僅科研水平和綜合能力在年輕科技人員中比較突出,而且品行也很端正,但陳耀華無法控制社會環境對他們的影響,為了自身利益,在他們身上出現一些利己行為或想法,老陳覺得也可以理解,畢竟年輕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面臨諸多問題。
但陳耀華不會任由這些消極因素影響年輕人的成長,一旦發現問題,就會幫助他們端正態度,認識問題的危害性。
當初為了抓住難得的分房機會,許巍突擊找了個女朋友,分到房子後,卻以女方學歷太低為由,要突然斷絕跟女方的關係。
知道情況後,陳耀華覺得許巍對房子迫切需求的心情可以理解,因為院裡已經多年未曾解決過職工的住房問題,作為大齡青年,好不容易等到了這麼個機會,一旦失去,不知又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解決房子問題,在爭取機會的過程中,即使許巍的做法有欺騙性質,陳耀華也認為情有可原。
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陳耀華不敢苟同,為了抓住分房機會,許巍託人突擊介紹個女朋友,女方的外貌長相也符合他的標準,並且打算跟他真心相處,還配合他順利分到了房子,許巍卻突然翻臉,拒絕跟對方繼續交往,他給出的理由是女方學歷太低。
陳耀華認為,女方是無辜的,許巍利用人家達到目的後,卻被他無情拋棄,不要說向介紹人解釋原因,他連再見都不願說一聲,這就是人品問題!
儘管許巍是陳耀華著力培養的助手之一,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後,陳耀華對許巍不僅沒有絲毫的袒護,而且向他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要他恢復跟女方的接觸,加深瞭解,哪怕最終不能走到一起,也應該好說好散。
在陳耀華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許巍不僅恢復了跟女方的接觸,而且透過深入瞭解,許巍發現小娟身上有許多優點,他們現在正處於熱戀中,據說已經在談婚論嫁了。
周玉明談到科技人員都願意做在上級機構立項並得到經費支援的科研專案,陳耀華知道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但也是一種虛榮心,他認為衡量科研專案是否有意義,關鍵要看其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在哪裡立項,得到什麼機構的支援。
面對年輕人這種為名所累的浮躁心理,陳耀華自然不能視而不見,出於關愛年輕人的目的,他向周玉明強調了科研工作的意義和科技人員的責任。
周玉明只是提出了一種社會現象,其實他的工作表現一直是積極的,這一點陳耀華非常清楚,否則,他也不會成為老陳最器重的助手。
陳耀華對幾位助手不僅在業務上要求嚴格,而且在思想意識和大局觀方面,也要有較高的水準,他希望年輕人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要一葉障目,過分計較名利,而應該有較為長遠的眼光和一定的情操。
周玉明當然知道領導的良苦用心,這種言傳身教,將使他們受益終身。在周玉明印象中,陳耀華既是他們的領導,又是老師,更像個對兄弟姊妹關懷備至的大哥。
當科研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時,陳耀華往往首先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方案,他樂意跟同事們展開廣泛深入的討論;發現存在思想意識方面的問題,陳耀華對同事從來沒有尖銳的批評,而是曉之以理,讓人口服心服;每當職工遇到生活方面的難題,老陳總是跑上跑下,盡力而為。
不得不說,遇到這樣一位基層領導,周玉明等人是幸運的,因為有陳耀華的引領,他們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失誤。
陳耀華用樸實的語言闡述了科研工作的目的意義,以及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擔當,而不是尖銳的批評,這讓周玉明深受教育,他意識到了功利思想對科研工作的危害性......
把本屬於周玉明負責的工作移交出去以後,陳耀華要去做一件最棘手的大事。按照工作計劃,現在521工程每個環節產業化計劃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但最主要的兩件事還八字沒有一撇,第一是521工程產業化專案建設用地還沒具體落實,第二是產業化專案所需資金還不知道從何而來。
其實,按照天晨材料研究院領導班子成員的分工,一個多月前,在有關521工程產業化實施計劃的院級會議上,專案建設用地由主管基建的副院長跟地方政府聯絡,而建設資金則由主管財務的副院長負責跟金融部門協調。
時間過去了一個多月,時至今日,建設用地和資金兩件大事,沒有一件有訊息。作為負責具體實施的521工程副總指揮,陳耀華有點著急了,昨天他去兩位副院長那裡詢問,得到的答覆是他們作為外行,沒法跟對方談。
“不是有專案計劃書嗎?怎麼沒法談呢?就說你們想怎麼辦吧。”畢竟對方是副院長,陳耀華只好耐著性子問道。
“你是具體實施的副總指揮,要不你去跟他們談吧。”
“我都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哪個部門的,我去跟誰談?況且我還有自己的工作呢。”陳耀華拿這些領導一點辦法也沒有。
“那倒不要緊,我可幫你引薦。”
陳耀華憋著一肚子氣,但他不能在兩位副院長面前爆發,於是來到梅院長辦公室,進屋便哀嘆:“這叫什麼事呀!”
“怎麼啦?”梅院長好像正在批閱一份檔案,見有人進來,他抬頭看見垂頭喪氣的陳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