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室工作,的確按時下班的時候不多,雖然陳耀華的話實事求是,但老韓根本不理解,“實驗室的工作環境跟這裡能比嗎?你們那裡一年四季沒有風吹雨淋太陽曬,機械加工的工作環境啥樣的,你親自看看就知道了。”
“不就是環境差點嗎?每個人從事的工作不一樣,所處的環境自然有差異,這種事誰也沒辦法,但這不是隨便要加班的理由。”陳耀華直言不諱。
“這麼說來,陳書記是不想給預付款了?”
“因為咱們都是一個單位的,我認為真沒有必要。俗話說肉爛了在鍋裡,幹嘛分的這麼清楚?等裝置做好了,一次性把錢划過來,省得麻煩。”
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無償劃撥,人們沒有成本概念,老韓這樣做的目的,跟機修廠單獨核算無關,他無非是想趁機弄幾個買菸的零花錢,因為機修廠的一百多號職工,平時主要工作就是對各研究室的儀器裝置進行維護保養,工作非常輕鬆,基本處於休閒狀態,他們幾乎從未接受過大中型裝置的加工生產任務。
陳耀華明白老韓的意圖,要說機修廠的工人師傅因為完成額外的裝置加工任務,工作辛苦勞累,弄幾包煙錢也可以理解,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手頭科研經費捉襟見肘,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另外,陳耀華作為研究室主任,按規定他只有審批經費支出的權力,無權隨便動用資金。
見老韓無動於衷,陳耀華只好說道:“如果韓廠長非要預付款,正好我去找院領導在圖紙上簽字,我把你的要求向他們彙報一下,看院長怎麼說。”
“行啦!就這麼點小事兒,至於向院長彙報嗎?”老韓心虛,他也怕對方把事情捅到院領導那裡。
陳耀華非常鄙視老韓這種行為,他盯著對方問道:“韓廠長,那我們的裝置怎麼辦呢?”
“回去等著吧。”老韓冷冷地說。
一個星期後,陳耀華向機修廠打電話,催問裝置加工進展,老韓慢悠悠地回答:“正在加工,著什麼急呀!”
過了十來天,試驗一組的馬學遠和三組的錢章良同時來找陳耀華,進門便問:“主任,我們需要的熔鹽加熱爐,什麼時候能用上?”
“怎麼,你們急著用嗎?”
“這要看怎麼說,如果你不在乎試驗進度,我們等著就是了,試驗可以慢慢做嘛。要是不想耽誤試驗進展,你天天在後面催進度,自然是越快越好啦!”一組的專案負責人馬學遠,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態度。
“試驗慢慢做?那可不行!521工程只能提前完成,絕不能往後拖!”陳耀華生怕同事們工作鬆懈,趕緊強調緊迫感。
“既然如此,請你催問一下,熔鹽加熱爐何時能用?”
兩位下屬離開後,陳耀華騎上腳踏車就往機修廠跑,到了那裡,他沒去廠長老韓的辦公室,而是先到加工車間轉了一圈,見兩三個工人拿著捲尺和粉筆正在一塊鋼板上比劃著,他上前問道:“師傅,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一位戴著老花鏡的師傅抬頭看了他一眼,“正在下料。”
見沒人再搭理自己,陳耀華離開加工車間,他推門進入老韓辦公室,老韓正在抽菸看報紙,“韓廠長,你好悠閒呀!”
老韓坐在椅子上一動未動,只抬頭白了一眼,“你來幹什麼?有事兒嗎?”
“當然有事,否則,誰願意往你這裡跑!”
陳耀華跟老韓已經打過兩次交道,說實話,他們之間誰也不喜歡誰,但相對而言,陳耀華更不喜歡老韓,就像他自己所說,要不是因為工作需要,他根本不想跟這種人打交道。
老韓把報紙扔在桌子上,直了直身子,“又有什麼事,說吧。”
“我來找你,還是為了上次委託你們加工兩座熔鹽加熱爐的事。”陳耀華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下來。
“前幾天打電話,我已經跟你說過了,熔鹽加熱爐正在加工,難道有什麼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