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無法承擔陷害張燦被發現的後果。那可能會使他失去奮鬥了這麼久才得到的位置。
韓頌一時間,陷入了迷茫之中。
……
“盜墓不是遊覽觀光,不是吟詩作對,不是描畫繡花,不能那樣文雅,那樣閒庭信步,含情默默,那樣天地君親師。盜墓是一門技術,一門進行破壞的技術。
……”
張燦盯著電腦螢幕,一個字一個字的敲擊出來,組成了這樣的一段話。
不錯,這正是,《鬼吹燈》。
在張燦腦中的世界,最出名的盜墓,無疑是《鬼吹燈》和《盜墓筆記》。
而這兩部的特點,有一位讀者說的好,“天下霸唱《鬼吹燈》裡寫什麼,我都以為是真的。南派三叔《盜墓筆記》裡寫什麼,我都覺得一定是假的”
這話雖然帶有個人的感觀,但是無疑說出了這兩部的特點。
這是兩部寫作風格不同的。
張燦選擇《鬼吹燈》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填坑啊!
《盜墓筆記》那裡面一個接著一個的坑,他根本就沒法填啊!
填坑被催的感覺真的很差,就像是他偶爾上一下囈言的>詢問楚留香第三部裡的那隻爪子的人,可以說的滿滿當當的。
那我根本就不知道嘛!
再說回張燦正在寫的。《鬼吹燈》這部書前後兩部,共計八冊。
他現在寫的是第一部第一卷《精絕古城》,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大概就屬於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型別。後面則是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的。
總得來說,這是一部挺嚴謹的,比如說,在文中稱盜墓為“倒鬥”,和稱陪葬品為“冥器”一樣,而稱古墓中的屍體為“粽子”,則完全是作者個人原創虛構的,以前從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從《鬼吹燈》出現之後,就有了這種說法。
結構嚴謹,引人入勝。
這是張燦的評價。
故而他寫完一大段之後,再回過頭看的時候,還能被自己寫的吸引了,也是美滋滋的。
……
星月電視臺。
臺長去參加審查了。
這種情況其實大家早就有猜想,畢竟一個作家功成名就了之後,都會被去審查審查。
不過張燦這,也太早了些,怕是最年輕的被審查的作家了。
雖然張燦平時也不太管理公司的事情,但是他毫無疑問,是整個電視臺的中心。
我們電臺的收聽率不高了,怎麼辦?找臺長!
我們節目的收視率下降了,怎麼辦?找臺長!
張燦是電視臺的主心骨,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吉祥物。
他可能有幾個月都回不來,公司的員工感覺上班都沒有幹勁了。
“臺長什麼時候回來啊!”
“你又見不到臺長,你急個什麼勁!”
“臺長不在這裡坐鎮,有點慌。”
“我也是,每週看上臺長一眼,這一週都有幹勁!幹勁十足!”
“張燦老師寫書那麼厲害,審查肯定能過,為什麼還非要審查啊!”
“這都是必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