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打滷麵後,感覺肚子舒服多了,雖然打滷麵看上去是平民食物,和國宴的菜餚相差甚遠,但是這樣看怎麼做了。
飯菜普不普通,主要還是看食材,食材的高階與否,直接決定了飯菜的檔次,而不是飯菜所表現出來的形式。
這就和開水白菜一樣,如果真的是開水白菜,那自然是普通菜餚,如果是按照國宴標準來做,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了。
而老李做的打滷麵,使用的食材都是頂級的,自然也是非常的美味,並不比國宴上的菜餚來的差,吃完之後,肚子暖暖的,之前喝的酒已經完全感覺不到了。
“晚上你要不要設宴招待一些過來的香港同行?”趙一擦了擦嘴,向林和霞問道。
他的意思是,林和霞在香港,也承蒙這些港商的照顧,現在來到了她的地盤,招待一番,也不至於失了禮數,有來有往,關係才能夠長期維持住。
雖然以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的體量,在商業上有求他們的不多,但是萬事都有例外,有些事情並不是財富多就能夠解決的,反而人脈更加重要。
在人脈方面,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還是無法和這些一直在香港經營的商人相提並論,而且林和霞在香港,也沒有刻意去經營人脈,更是差上很多。
所以趁著這個機會,設宴款待這些來京的港商,非常有利於香港保護傘控股公司的經營,而且在這邊,林和霞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安全問題。
聽到趙一的話,林和霞想了想,說道:“也是,只是今天估計很難,大家都是大忙人,他們今天的行程估計都滿了。
現在邀請他們,估計最早也是明天了,只是我們應該在哪裡宴請,是在家裡,還是在飯店?”
邀請到家裡來,顯得更加的有誠意,不過這種方式,一般都是年長者對小輩的宴請,如果以林和霞的商業地位而言,確實是有這樣的資格。
但是這些港商年紀都很大了,甚至有些人都可以做林和霞的爺爺了,似乎直接在家裡款待有點不妥,至少他們還沒有那麼熟,如果非常熟的話,自然沒有沒有這個問題。
而且趙一家裡到現在還沒有邀請過陌生人參觀,除了他旗下的企業總裁外,基本上很少對外開放,這會不會讓趙一為難?
這也是林和霞為什麼要徵求趙一意見的原因,而飯店就簡單了,現在首都有名飯店很多,不說之前就很有名的釣魚臺國賓館,就是商通貿易公司旗下,也有非常高階的飯店。
趙一想了想,說道:“還是在飯店裡宴請吧,在家裡比較麻煩,而且還沒有熟悉到那個程度,在飯店比較合適。
這次只是單純的聯絡下感情,畢竟能夠被邀請到這邊參加閱兵儀式的,對國家來說是做過貢獻的,今後加強聯絡,對兩地都是好事。”
聽到趙一這麼說,林和霞點了點頭,雖然邀請到家裡,更加能夠展示趙一的能量,畢竟不是誰都有能力購買下一整個公園作為自己的住宅。
到目前有這個能力的,且成功購買的,只有趙一一個人,這座佔地17.47公頃,也就是1700多畝,在首都可不是那麼容易被私人購買的。
可能這麼說數字不太直觀,像他之前購買的恭王府,面積也只有90多畝,已經被稱作豪宅了,之前還是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
而他這個住宅面積是恭王府的近20倍,裡面還有近700畝的水域面積,環境在首都也是一流的。
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這個地方已經超出了北三環,而恭王府的位置是在北三環以內,地理位置要差一些,但是也在北四環以內。
說到他的老住宅恭王府,在他搬出來之後,就讓古建築專家幫忙恢復到原貌,然後就對外開放,讓民眾免費參觀。
本來他是想要將恭王府再賣給政府,畢竟他留在手裡也沒有什麼大作用,當初之所以購買,一方面真的沒地方住,馬上畢業,需要在這邊有個落腳點。
另一方面是當時賺了大筆的錢,心態有點膨脹了,畢竟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沒有見過如此多的錢,一時間心態有點失守。
只是沒有想到,政府還真的將恭王府賣給了他,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後來想想,就是因為那時候,政府實在是太缺外匯了。
雖然恭王府也是著名的建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但是和那一億美元相比,在政府心裡的重量就不那麼大了,再說賣給他,也許還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那時候倒不是他的地位和重要性很高,完全就是看在他出手闊綽的份上,購買下來後,確實是將恭王府裡裡外外修繕了一遍,在那裡居住了不短的年頭。
只是當準備以原價賣給政府的時候,政府竟然不願意買,讓他留在自己手裡,並且要求他不能隨便賣給其他的人,算是徹底砸在了自己的手上。
按理說首都政府手裡現在並不差錢,不說其他的企業上繳的稅收,就是他旗下在這邊的企業,每年上繳的稅收,已經是非常恐怖的了。
後來他想了想,還是覺得政府是不想落下口實,畢竟一前一後,政府是佔了大便宜,他購買的時候,1億美元的價值和他想出售的時候1億美元的價值,不可相提並論。
而且當時出這麼多錢購買,是溢價相當的高,按理來說,是幫助政府渡過難關的,特別是後來他還花費大量的資金用於修繕,實際價值更高了。
而以他當時搬出恭王府做出的貢獻來說,收不收回已經不是很重要了,至少對政府來說,在他手上更加的放心,而且也是對他貢獻的一種肯定。
不過卻是苦了他,畢竟他其實並不喜歡住那種老宅子,雖然確實是地位的象徵,但是住著並不如現代建築舒服,而且維護成本只會越來越高。
要不是他真的不差錢,那麼大的宅子,就真的是維護不起,其實打算對外開放參觀的時候,也想過收取門票,畢竟自己家裡,收門票也不算太過火。
他倒不是想要賺錢,而是希望透過門票收入,能夠用於建築的修繕和維護,這樣的話就做到了自給自足,不需要自己再掏腰包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