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些合作的科研人員也是從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這邊拿工資的,這不僅讓國家花費在太空專案上的資金大幅減少,同時還為自己節約了大批的員工薪水。
所以現在未來空間技術公司面臨更多資金需求,國家自然也想要出一份力,而且我們也確實需要派遣更多的科研人員登上太空,展開相關的研究工作。
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自己其實也需要派遣太空科研人員上去搞研究,前面剩下的4個位置,就是專門為自己準備的。
其中2名位置是長期留給自己的科研人員使用,剩下的兩個位置,在需要對空間站進行維護保養的時候,留給維護保養人員,剩下的時間是留給空間站管理人員使用。
38個人待在太空站狹小的空間內,而且還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加上實驗裝置的爭奪等等,鬧點矛盾是正常的,留下兩名太空站管理人員,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太空站管理人員也有疏導和指揮的作用,能夠執行地面的緊急命令,這是一般科研人員無法相比的。
當然,需要管理人員參與,主要還是因為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為了降低各個國家的科研人員選拔條件,造成的這種結果。
正常情況下,每一位登上空間站的人,不僅僅只是做實驗,關於空間站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瞭解和掌握,遇到緊急情況,每個人都能夠有良好的應對手段,人人都是參與者。
但是如果講解的太明白了,那麼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空間站就沒有秘密可言,雖然不一定能夠仿製的出來,但是還是會有很多技術被不知不覺被人家打探到了。
出於保密的需要,未來空間技術公司只是對太空艙內的設施的使用、太空環境適應以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等等做了培訓之外,其他的就很少涉及。
這些額外的工作將會交給兩名長期駐留的管理人員負責,不需要他們這些國外科研人員參與其中,讓他們“安心”的進行自己的太空科研專案。
這樣的培訓簡單化,對於有小心思的國家來說,肯定是不滿意的,只是再不滿意,這就是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規定,不滿意大不了不合作。
而對於那些小國家來說,培訓簡單化是他們求之不得的,因為培訓的時間越長,他們花費的培訓費用也就越高,反而對他們的財政開支是一個負擔。
他們其實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是想要讓自己的科研人員上去從事一些太空環境下的實驗專案,至於瞭解太空站那麼清楚,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必要。
當然,為了保證太空站的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始終會有一架太空梭和空間站連線,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儘快的讓空間站所有工作人員搭乘太空梭回到地面。
太空梭其實空間非常的大,如果在發射的升空的時候,不額外攜帶物資的話,運送的人員絕對不止6個。
但是返回的時候,太空梭幾乎是空的,就連燃料都不會特別的滿,一次性就可以將空間站裡面的40個人,全部帶回地面。
而且在替換的時候,也是當有一架太空梭為空間站送補給的時候,滯留在空間站的那架太空梭才會攜帶想要返回地面的工作人員離開空間站,駐留任務留給下一架太空梭來執行。
那些沒有航天基礎的小國家,自從登入了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太空梭之後,就是一路感慨,直到熟悉了太空站內部佈局和設施之後,依然感嘆不已。
實在是由星際快車公司研發的太空梭太先進了,按照原本的太空梭,在火箭的加速下,人體是很難受的,這就是為什麼太空員必須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的原因。
但是星際快車公司將趙一當初給他們的慣性往復裝置給使用上了,雖然無法完全抵消加速帶來的不適,卻可以大幅度緩解加速度帶來的不適感。
雖然這樣的裝置使用無形中增加了太空梭的成本,但是卻也減少了太空旅行對人員身體素質的要求,降低了太空旅行的門檻。
這對於未來的太空旅遊專案非常的重要,很多富豪其實年紀都很大,就算是平時保養的很好,身體素質還是不能和年輕人相比。
而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太空旅遊專案,就是為了賺他們這些人的錢,自然需要將門檻降低,不然的話,能夠賺到錢的物件就會大幅度縮小,對於他們的創收非常的不利。
而且使用慣性往復裝置,也能夠大幅度增加太空梭的安全性,因為是雙層結構,提供雙層保護,外層如果出現了意外,內層依然具備很好的防護性。
只要不出現燃料爆炸,基本上還是能夠保證太空梭安全著陸的,這比單層結構安全性提高了不止一籌。
相比起那些沒有航天基礎的小國人員看熱鬧,像北極熊和鷹醬的科研人員,顯然要見多識廣多了,看到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各種巧妙的設計和相對舒適的體驗,他們內心其實非常的震撼。
要知道,不管是這個年代還是在前世那會兒,載人航天其實都是在搏命,絲毫不比當初的大航海時代的風險小很多。
每一次執行航天任務的工作人員,都有“雖死無悔”的覺悟,他們是真正的熱愛航天,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拋諸腦後,一往無前的衝向太空。
但是乘坐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的太空梭,卻沒有那種感覺,除了加速度比航空客機要大,空間要狹小一些之外,其他方面感覺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和自家的太空梭相比,舒適性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這可以說是他們執行太空任務最輕鬆的一次,安全沒有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是那麼的波瀾不驚。
等到太空梭和空間站對接的時候,又是那麼的流暢,完全不需要人工參與,彷彿一切都計算好了,所有的對接步驟,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況下發生的。
這體現了未來空間技術公司超高的計算能力,能夠將一切都計算的清清楚楚,不會有絲毫意外,而且不需要人工參與,說明自動化程度非常的高。
然後進入太空站,裡面空間比他們想象的要寬敞多了,每個宇航員都有一個相對舒適的空間,這對長時間駐留非常的重要。
空間站裡面的各項設施都非常的人性化,設計的也非常的巧妙,能夠大幅度減少宇航員在太空活動的難度,特別是在科研設施上面,提供了更多的人性化設計,對科研成功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
至於科研設施,自然也是非常的先進,他們之所以參與進來,不僅僅為了打探太空梭和太空站技術,更重要的是為了這些先進的科研裝置而來。
這麼一趟下來,他們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國家的太空技術已經嚴重落後了,雖然可能結果差不多,但是過程卻是千差萬別,裡面體現的技術含量也是千差萬別。
只是他們想要探究未來空間技術公司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些的時候,他們則是毫無頭緒,畢竟向他們展示的都是表面,背後的技術原理則是一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