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都說到這裡了,關於愛芬克斯的事就是再長,那也得說。
隨著瓦連京的緩緩訴說,徐來也逐漸知道了愛芬克斯是什麼“東西”。
愛芬克斯是人。
曾經是。
至於現在麼,愛芬克斯有一個聽起來唬人的不行的外號。
血海怨靈!
這個外號是這麼來的。
十幾年前時,愛芬克斯還不是血海怨靈。
當時,港口有一艘捕魚船,叫“風暴號”。
愛芬克斯,便是這艘風暴號上的水手。
但他可不是一般的水手。
他是魚叉手。
船上的大小事務,阿芬克斯一概不管。船長交給他的唯一任務便是,當船長需要時,愛芬克斯必須用他的魚叉,叉進獵物的腦袋裡。
愛芬克斯沒有辜負船長對他的信任,只要他出手,從沒有獵物不死的先例。
死在他手下的獵物可謂各種各樣,什麼種類都有。但真正讓愛芬克斯聞名港口的,是在一次出海中,愛芬克斯用自己花費重金打造的魚叉,叉進了一頭鯨魚的腦袋裡。
鯨魚重傷之後瘋狂逃竄,風暴號便在後面追趕。最終鯨魚擱淺而死,而風暴號上的船員在將鯨魚的鯨油提取出來後狠狠大賺了一筆。
聽到這裡時,徐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他感覺又回到了大航海時代。
鯨油是個好東西,在電力誕生之前,鯨油被普遍應用於照明和工業等用途。單拿照明來說,一噸鯨油,可以燃燒整整十四年!!!
不過在裂縫爆發之前,鯨油已經被禁止使用很多年了。一是鯨油照明雖好,但終究比不過電力。二是因為人類為了獲取鯨油,捕殺了大量的鯨魚,造成海洋生態環境失衡。
為什麼船員們能大賺一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裂縫爆發後,很多地方生活水平都是大幅度倒退。
有的地方是倒退了幾十年。
比如說天海城。
有的地方是直接倒退到封建社會。
比如說博勒夫特港。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大毛國時期,博勒夫特港便是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地方,更不用說後面成立的METS歐區了。
愛芬克斯的事起源於十幾年前,當時空間裂縫爆發了小十年了。這小十年的時間,足以讓港口消耗完現代社會時期的所有積澱。
但港口卻又無法在沒有METS歐區的幫助下重建現在化的工業體系。
所以鯨油這種曾經被現代社會淘汰了的燃料,又重新變的重要了起來。
話題回到愛芬克斯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