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號一番解釋,讓徐來對於“永生”這個概念有了一個初步的、清楚的認知。
但他又覺得有些不大對勁。
想了想後,徐來問道,“照你這麼說,目前地球上人類的壽命是幾十年,人類星際航行的平均時間是幾年,那麼地球文明豈不是也步入了永生時代?”
麥肯號上的字型消失,有的像是被徐來這個問題給問住了,“沉默”了。
不多時後,麥肯號的螢幕上出現了非常人性化的一句諷刺。
“用你們人類的話來說,你這個問題是在卡BUG。但母星早已考慮過這個問題。”
“哦,怎麼說?”徐來問道。
徐來知道他的問題問題是在卡BUG。
但卡BUG的前提,是麥肯號對於“永生”這個概念的解釋有漏洞。
漏洞在哪裡?
它說永生是個體壽命相對於星際航行來說夠用。
夠用就行。
那假設現在有一個文明,不說別的,就拿封建時代的地球來舉例。
那時,地球的人均壽命徐來不知道,但往少了估計,二三十年是絕對有的。
但那時地球文明星際航行所需的時間呢?
是0。
那時的地球不需要星際航行。
所以,即便短的可憐的個體平均壽命,都是超過星際航行所需的平均時間的。
那能說那時的地球文明步入了“永生時代”嗎?
顯然不能,完全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邏輯。
不過麥肯號就像是知道徐來所想一般,很快就給出了讓徐來心服口服的解釋。
“不是什麼文明都需要星際航行的,只有當一個文明的科學技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才需要星際航行。對於那些連母星都沒開發完畢的低階文明來說,他們顯然不需要星際航行。所以用個體壽命和星際航行時間做比較,然後說那些低階文明進入了永生時代顯然不合理。”
“所以,母星對於將某個文明劃分成永生時代有一個前提,也可以說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該文明不僅要讓統治族群的個體壽命超過星際航行所需的平均時間,還得完全掌控其母星,將其母星資源開發完畢,也就是該文明本身要成為C2級及以上文明。”
“只有C2級及以上的文明,才有進行星際航行的必要,才有進行星際航行的能力,才有計算星際航行平均時間的意義。”
“原來如此。“徐來點了點頭,道,“好了,C級文明我都明白了,繼續吧。”
接下來,麥肯號上的字跡繼續重新整理:
“D1級:躍進時代,該級別文明的能源採集技術、能源轉化、利用效率均實現大幅度飛躍;”
“D2級:逃逸時代,該級別的文明可以自行研發出達到光速至少是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
“D3級:星系時代,該級別的文明可以開採、掌控其母星所在恆星系統的資源,常規能源近乎無限。”
這些徐來都沒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