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徐來又覺得不對。
實驗資料裡提出了冬眠技術的技術缺陷並給出了將血液置換為甘油的解決方法,這個方法連徐來這個純外行人都能看出有問題,難道那些專門做冬眠實驗的科學家們,看不出來?
要麼,是徐來看資料的時候沒注意,漏掉了什麼東西,得出了錯誤的總結;
要麼,是徐來掌握的資訊不全面,這可以延伸出多種可能:有可能是甘油在某種情況下真的可以置換人的血液;有可能是這個“甘油”不是一般的“甘油”。
帶著這種疑惑,徐來將前幾份實驗資料又仔仔細細看了一遍,最終確定,自己總結的沒錯。
“那就是我掌握的資訊不全面了?也是,我對冬眠技術瞭解的還是太少。我覺得是扯淡的東西,說不定裡面有什麼其他的門道。”
定了定心神之後,徐來接著看下面的實驗資料。
看著看著,徐來的眉頭忍不住又皺了起來。
接下來的實驗資料與前面的幾份資料一樣,仍舊是在用資料論證冬眠技術的技術缺陷。
不過,後面的實驗資料論述的是另一個技術缺陷。
根據實驗資料裡的資料和結論,徐來又將這個技術缺陷給總結了出來:
“要將低溫狀態下的細
胞復甦,不僅要避免低溫狀態下細胞過度收縮產生的化學損傷,又要避免細胞被血液等其他液體冰凍所造成的物理損傷,這對於人體降溫和升溫的時機要求極為苛刻。但問題在於,不同型別的細胞在同樣溫度下收縮速度不同,需要不同的時機來降溫或是升溫。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難以做到這一點。”
《基因大時代》
這次,實驗資料裡只說明瞭技術缺陷,而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原因也很簡單,自然是“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難以做到這一點”了。
總結出了第二條技術缺陷後,徐來心裡滿是狐疑,“莫非,這些所謂的實驗資料,全部都是在證明冬眠技術的技術缺陷?”
帶著這種狐疑,徐來接著看下去。
結果與徐來料想的一樣。
在接下來的將近二十份實驗資料中,徐來又總結出了兩條新的冬眠技術的技術缺陷。
它們分別如下:
“雖然細胞冷凍和解凍都可以在瞬間完成而不影響細胞結構,但由於相對細胞而言,人體組織體積龐大,這導致了不論是從內而外,還是從外而內,不論升溫,還是降溫,人體都會有一個漫長的熱傳導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細胞可能會大面積死亡。”
“腦神經訊號傳導是動態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運動。而腦細胞的訊號的傳輸並非無序,有序的訊號才能構成意識(靈魂)。當大腦被冷凍之後,一切活動停止,即便重新復甦,復甦後的大腦細胞間的訊號傳輸也是混亂的,也就是冬眠之人復甦後無法擁有正常人的思維能力,他們可能會出現思考緩慢、僵硬等症狀,甚至完全喪失思維能力。”
根據實驗資料裡的資料和結論,將冬眠技術的四條技術缺陷全部總結出來後,徐來直勾勾的盯著電腦螢幕,半晌後才挪開了目光,心裡忍不住想道,“這冬眠技術的弊端如此之多,且基本上都是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無法解決的問題。難道想要延長人的壽命,這冬眠技術和虛擬世界一樣,都是條錯誤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