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倘若把科學技術推進比喻成蓋大樓的話,那麼這基礎理論是什麼東西?
是地基。
地基歪了,後面的整棟樓都要。
而零點能的問題,就出現在它的“地基”上。
它的“根基”有什麼問題?
用麥肯號的話說就是,“零點能這項技術,存在一個‘悖論’,其悖論為:‘零點能是粒子在低溫時保持振動的能量,溫度越低,能量越大,其本質為熱消滅,即將粒子熱能轉化為其他能量。當粒子溫度達到絕對零度時,能量便可實現無損耗轉化,透過不斷消滅熱能,轉化能量,實現永動。”
但問題來了。
不說地球,整個宇宙中,存在絕對零度(273.15℃ )的地方麼?
沒有。
注意,不是沒發現,而是沒有。
溫度不可能達到絕對零度,是人類目前整個基礎科學體系中的一環。
這一“環”和其他“環”,是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
倘若這一環出現了問題,即溫度可以達到絕對零度,那麼,其他的所有環,所有,將全部,被推翻。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倘若這一環被推翻,那麼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及其定律會被推翻,根本不可能發展出現代物理,但事實上現代物理發展出來了;
倘若這一環被推翻,那麼天文學的基礎理論及其定律也會被推翻,人類對於行星、恆星及其他的天體的運動軌跡的判斷將會全部錯誤,但事實上人類對於天體運動軌跡的判斷是正確的;
倘若這一環被推翻,那麼航空航天學的基礎理論及其定律也會被推翻,人類不可能造出火箭、衛星這些人造天體,但事實上此時人類的火箭和衛星正圍繞地球打轉。
所以,不需要麥肯號給出其他的證據和解釋。
僅僅憑藉地球科技這些年的發展,事實告訴徐來,絕對零度是不可能達到的。
既然絕對零度達不到,那麼零點能自然不可能實現無損耗轉化,實現“永動”。
麥肯號指出了零點能技術存在的悖論後,徐來覺得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但還是抱著辯證質疑的態度道,“絕對零度確實不存在,但你怎麼知道,這零點能核心裡就是你說的那種東西?”
“透過熱量感應,麥肯號感應到這枚核心裡的溫度是273.14℃ 。另外,這枚零點能核心的安全殼採用了極高質量的熱隔絕材料,這應當是你們目前科學技術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麥肯號上出現了這些字後,頓了頓,等徐來看完,便又重新整理了一行字。
“在麥肯號的資料庫中,曾有不少文明試圖用熱消滅的方式獲取能量,這確實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是,但凡是想透過熱消滅方式來實現能源無損耗轉化的文明,他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因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
徐來想了想,也覺得不大可能。
能量無損耗轉化聽起來平平無奇,沒啥大不了,但舉個例子便知道這為什麼不可能了。
典型例子是盪鞦韆。
正常情況下,無外力干擾,鞦韆蕩動的幅度會越來越小,直至停下。
這是因為,鞦韆在蕩動過程中,除了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外,還有一部分能量消耗掉了。
咋消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