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晨跑要早起半個多小時,這對功課本來就已經很繁重的許一飛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他心裡面更明白,這點苦頭和父親的身體比起來,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他發現整個生活的軌跡都能夠被輕易的扭轉,他沉浸在這種扼住命運喉嚨的快感當中。
父親雖然已經四十多歲了,但是醒的還是比許一飛要早。二人早晨起來喝了一杯白糖水,換上運動服,從大雜院當中穿過去便來到了海邊。
這個城市雖然還沒有二十一世紀那麼美麗,但是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進行沿海建設了。
日後這座城市,會成為北方沿海旅遊城市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典型。
二人延著剛修好的防波堤向前跑去,冬季的天空黑沉沉的,冰涼的空氣充斥著周圍。
海浪捲起的溼潤空氣衝進了許一飛和父親的肺部,他只覺得身上像插入翅膀,呼吸是如此的輕鬆,步伐是如此的輕快,跑步簡直就如同人生享受一樣。
而讓他感到驚訝的,是父親這個四十歲出頭的人,他都盡了全力居然追不上,果然不愧是當年的市裡面的運動健將,即便是現在還是寶刀未老。
兩個人你追我趕,沿著海邊向前的奔跑,順著海邊能夠看到遠處黑壓壓的一片平房,有的已經亮起了燈火,那是上早班的人家正在做早餐。
八四年的時候,以後的這個準一線城市裡面幾乎沒有樓房,一棟五層樓高的樓房,就是整個區的最高建築。
那時候基本所有的居民都居住在平房當中,除了極少數單位能夠給職工建築樓房之外,住進高樓大廈,可以說是所有居民的夢想。
許一飛一邊跑一邊心裡十分的感慨,這些歲月他早就已經有些淡忘了,這個時代的中國人還停留,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憧憬裡面。
卻不知道像是這些看起來的奢望,日後都是看起來再也平常不過的東西。
從這條沿海道路一直向前,就可以到達許一飛在學生時代的夢中情人楊倩雪的家。
兩個人上學的路線剛開始並不重合,但是在靠近學校的呢七八百米的距離之內,二人還是經常會碰到。
他甚至可以從那些閃爍的燈火當中,推測出女生現在居住的位置。不知怎麼的,這個擁有中年人的情懷的年輕人身體,竟然盪漾了起來。
沒想到學生時代這種青澀的愛情滋味是如此的美好,美好到讓自己無法相信的地步。
他甚至想要更改跑步的路線,向楊倩雪家的方向跑去。即便是見不到對方的人,能從對方附近經過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他驚訝地發現自己雖然擁有成年人的智慧,但是卻沒有變成被磨平稜角的社畜心態。
十八歲的激情和懵懂依然伴隨著他,就像是體內有兩個不同年齡段的自己。
許一飛的父親還是那麼的爭強好勝。雖然採用的跑步方式不如兒子那麼符合運動生理學,但憑藉那強健的肉體,和一顆好勝的心,始終跑在他的前面。
兩個人跑到了防波堤的中點,再轉向家裡的方向跑去,父親那矯健的身影在前面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快,竟然還有著隱藏的實力。
他噴出來的白氣在夜色中看得是那麼清楚,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後面已經有些熱淚盈眶。
在回去的路上順便買了油條炸糕,回家後草草吃了,許一飛便背起書包向學校的方向走去。
雖然早起了半個小時用來跑步,但是比起平時的上學時間反而早走了幾分鐘。跑步後那種全身心的愉悅充斥著全身,寒冷的空氣根本奈何不了他。
走了沒有多遠,就發現前面有這一個靚麗的身影。
在這個時代人的穿著都是極其的單調,中年人基本上都是藏青色的藍布褂子,樣式都是中山裝的模式。
不要以為是民族風演出服一般的中山裝,兩者有著天壤之別。物質的貧乏,生活的壓力,讓每一個人看起來都有點不修邊幅。
沒有人的衣服是平整的,在這個時代的面料非常容易出現褶皺,而且在熨燙的時候都是需要老老式的熨斗,不是特別講究的人根本不會考慮。
但是前面這個靚麗的身影穿的衣服相對時髦,許一飛一眼看出,正是自己在學校期間單相思的物件,楊倩雪。
據說他們家有人在外貿系統工作,能夠買到國內比較緊俏的商品,這些服裝都是他的父親從南方出差時捎回來的。
雖然拿現在的觀點看這些服裝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在那個時代已經是十分扎眼的存在,楊倩雪也因此受到眾多學生的側目。
那個時代特立獨行是要付出代價的,大家百人一面,每一個展示個性的人都會受到非議,楊倩雪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