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去支教的地方是坐落於西南方半山腰上的一個名叫小西村的村落,因為偏遠的地理位置和惡劣的環境,小西村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教育水平都遠落後於其他地區的村落。即便如此,還是有上百口人紮根於此。一同前去的還有明川中學的兩位老師。
林兆對明川中學有一種特殊的情感,那個晚上救過她的人的校服林兆還一直留著,於是林兆對這兩個老師多了一些親切。他們先從黎城坐好幾個小時的動車到達離小西村最近的縣城,等第二日再從縣城城坐車去村莊。其中有一個女老師和林兆年紀差不多大,路上兩人閒聊,她說她叫姜瑜,另外一名男老師叫姜逢。知道他們的名字後林兆好奇的問:“你們是兄妹?”
“不是,只是同姓而已。”姜瑜回答道,臉上有一絲絲害羞。
晚上住在賓館,林兆和姜瑜住在一間房。半夜,姜瑜又是嘔吐又是發燒,林兆從箱子裡拿出林母給她準備的退燒藥給姜瑜服下,因為不知道藥管不管用,林兆也不敢睡覺只好守著姜瑜。
房間裡有兩張床,靠近窗戶的那一張是林兆的,林兆坐在床邊正好可以看到窗外,雲城的星星好像比黎城的星星要大很多。
林兆忽然想起了江曄,他是醫生,知道姜瑜的症狀應該就知道如何對症下藥。於是點開他的微信頭像,編輯好文字,在傳送的那一刻猶豫了,接著又把文字都刪掉。
好在吃了藥後,姜瑜的燒退了,早上起床時已然看不太出是生病的樣子,反倒是林兆,臉色看著比姜瑜還差。
“你沒事吧?”姜瑜關心詢問道。
“沒事,我就是沒休息好”林兆回答。
吃過早餐,三人坐上了大巴車,繼續往小西村前進。之前林母說的那些擔心林兆還不以為然,她覺得自己應該能應付得了,眼下這還沒到小西村,林兆感覺自己腦漿都要被甩了出去,她算是體驗了一回真正的山路十八彎。
車上的其他人也露出了不適的表情,姜逢問司機師傅還有多久能到,司機師傅說還有兩個多小時。
那是林兆覺得最漫長的兩個多小時,她強忍著想要嘔吐的不適感,不斷調整坐姿,以求稍微舒服一點。
坐在後排的一位婦人吐了出來,接著她旁邊的那個人也吐了,這就跟傳染病似的,一個接著一個。林兆好不容易強忍下來,在看見他們都吐了後嘔吐的感覺越發不可收拾。
終於熬到司機師傅說:“到了”,林兆趕緊下車,一刻也不想再多待。
本以為是結束,沒想到還有更艱難的等著他們。因為前兩天下過暴雨,進村的大路被阻斷,只能改走道。
林兆還是第一次見到當地人口中的“牛車”,由一頭牛拉著一個木板車。她看著姜逢姜瑜都把行李箱放在木板車上,一時擔心箱子會掉下來,不過也沒有別的辦法,她總不能擰著箱子爬山。
末了,林兆也把箱子放上去,走時還不忘跟拉牛車的大漢說讓他小心些。大漢用當地方言回應了林兆一句,林兆看著自信滿滿的大漢猜想應該是在跟她說讓她放心。
山路泥濘容易打滑,幾人走的都格外的小心,前進的速度也慢下來。他們沒想到路程會如此艱辛,唯一的進食還是早上吃的那頓,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家的體力都開始不支,姜瑜提議先在原地休息一會兒。林兆從揹包裡拿出糖果分給大家補充能量,這糖果原本她是給村裡的孩子準備的。
遮天的大樹,潺潺的流水聲,簡直就像在叢林探險。
休息得差不多,幾人繼續趕路。儘管林兆已經很小心了,她還是因為打滑一下子失去重心朝著前邊砸下去,好在反應快,臨時扶住旁邊的石堆,手掌卻免不了被擦出一到口子。
“你沒事吧?”走在林兆後面的姜瑜關心詢問道。
手掌的位置傳來清晰的疼痛,林兆眉頭皺在一起,但是又不想耽誤大家的程序,只好忍著:“沒事,你也小心些。”
整個小西村只有一個學校,村長王永善同時也是學校的老師,他早早的就在岔路口等著來支教的老師。幾個人見到村長時都如釋重負,聽到村長說還要繼續走,幾人臉上已經不能用疲憊來形容他們了,不過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路變得寬敞了許多,走起來也更輕鬆,偶爾還能看見幾戶人家和菜田。
學校在一個小山丘上,林兆總結下來就是從一座山爬到另一座山。當她真的親自來到這種地方,才體會到有多麼的艱難。
他們住在學校旁邊小矮樓,一共兩層,廚房和洗澡的地方在一樓,宿舍在二樓。房子是去年剛建好的,雖然和城裡條件完全沒有可比性,倒也還算乾淨,就是特別貼近大自然,偶爾能看見個蜘蛛蟲子什麼的,時不時的考驗林兆的膽量。
林兆和姜瑜依然住在一個屋子,姜逢和另外一個其他城市來的老師住在林兆和姜瑜的隔壁,他們收拾完自己的行李,夜幕已經降臨。
晚上村長在一樓空地擺上桌席,做好了飯菜叫幾位老師一同下來吃飯。都不過是些最簡單的飯菜,幾個人卻吃的異常的香,大概是白天消耗了太多體力,又或者在這樣的環境下對食物更加容易產生敬畏的心。
吃飯間村長說了很多小西村的情況,說特別感謝這些來支教的老師,說到動情之處,他微微凹陷的眼睛裡有明顯的溼意。
晚飯過後,大家都各自回自己屋裡休息,林兆拿上衣服去洗澡時,手掌碰到水疼得她眼淚直流,她才記起自己的手掌受傷了。
回到屋子裡,她把藥箱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棉籤,心想可能在給姜瑜拿退燒藥時把棉籤給落賓館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