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反倒周承平顯得咄咄逼人。
“難道非得和你們一般,才能安邦定國?”周承平毫不猶豫駁斥。
“只要朝廷上下官員,都是德才比聖賢之人,那自然沒有你所謂的奸臣,但這可能嗎?”
沒等周承平說話,成文光接著說道:“絕無可能,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彆著急反駁,仔細想想,我所說可有虛言!”
周承平沉默了,他知道成文光所言不虛,讓朝中官員皆為聖人,確實是不可能的事。
成文光接著說道:“既是不可能之事,便可知事情本該如此,周大人又何必吹毛求疵,咄咄逼人?”
這些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周承平總感覺有些不對勁,只不過一時間想不出如何反駁。
“算了……跟你說不明白!”成文光嘆息道。
其實很多話,成文光都還憋在心裡,無法向周承平明說。
比如他最開始的問題,聖明燭照的皇帝陛下,為何會護著自己這位“奸臣”。
為何?當然不是因為被矇蔽,而是因為成文光足夠好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謝孝方王庭鶴這樣的頭號“逆臣”,如今仍舊位列中樞,各自擔著朝廷的重任。
趙延洵的態度已經很明確,只要你是有本事且聽話的人,他就能不拘一格的任用。
換句話說,哪怕有些“瑕疵”,也是可以容忍的。
只不過這些話,只能藏在心中,說破了等於找死。
“告辭了!”成文光搖了搖頭,自顧自的離開了。
他的怒火,已隨剛才說出的話消失,所以此刻他的心情很平和。
但其實成文光想錯了,對皇帝的用人方略,周承平其實非常清楚。
所以他今日彈劾成文光,其實是想借機勸諫皇帝,只可惜趙延洵沒有給他機會發揮。
嘆了口氣,周承平也走出了皇極門,此刻他只感到無力。
透過幽深的宮門,當週承平來到皇極門外廣場,眼前天高地闊的景象,卻又讓他慢慢調整了心態。
即便再難,他也不會後退,該做的事他一樣會去做!
這一刻,周承平又堅定了信心。
走出大安門,正當周承平想著回都察院,再把近期情況梳理一遍時,卻遇上了樞密右使關和泰。
“你彈劾了成文光?”關和泰開門見山問道。
剛才他遇到了成文光,與其寒暄時得知了訊息,所以才等著周承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