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就此沉默,繼續爭吵辯論毫無意義,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說服不了對方。
城內某坊內,一名小吏站在高處,大聲宣讀著官府的命令。
公文讀完後,這小吏將文書收起,接著喊話道:“反賊濫殺無辜,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你們若不想被家人被害,家產被奪,就要聽從皇上的旨意,每家每戶出人守城!”
“皇上可是說了,只要這次擊敗賊軍,會有重賞!”
“立下戰功,小則賞銀賞地,大則加官進爵!”
“我可告訴你們,大好的前程就在面前,你們可不要錯過了!”
這餅畫得漂亮,可現場卻無一人回應,靜悄悄的環境,讓這小吏猶如小丑。
“都聽到沒有?今天回去準備,明天一早官府就來清人,誰家若是不遵皇命,必將嚴懲!”
撂下這句話,這名小吏帶著差役離開了,留下一眾百姓面面相覷。
雖然這小吏說得好聽,但現場這些人也不是傻子,知道所謂的軍功沒那麼好得。
可他們沒得選,即便不想去立功,他們也會被官府強行趕去城牆上。
某處書房內,十位衣著華貴的男子,此刻正一臉愁容。
“雍軍兵臨城下,你們說這臣守不守得住?”
“左右監門衛有一萬人,衛所軍和巡城司的人,加起來有兩萬兵,只這三萬人,守備城池怕是難!”
漢水濟水兩次大戰,朝廷幾十萬大軍淪喪,這三萬人著實微不足道。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顯,即便朝廷已在城內徵召青壯,也改變不了大勢。
能對局面清晰判斷,毫無疑問這些人是當官的,才能知曉朝中事務。
房內沉默幾息後,便有一人道:“諸位,如今時局鉅變,大亂將至,我等得早做打算!”
他們這些官員,老婆孩子都在京城,如果不早做“應對之策”,很可能落個家破人亡的結果。
這時,靠東方向有一人說道:“雍王起兵,名言是要誅逆賊,靖國難!”
“只要我等不是所謂逆賊,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眼見眾人都望了過來,陳吉安接著說道:“不必我說,諸位大人也都明白,逆賊是內閣大臣,六部堂官才有份兒!”
當然了,逆賊之首是現任皇帝,陳吉安很識趣的沒提。
“朝廷始終要人治理,咱們這些人對雍王有用,只要願意棄暗投明,說不定還能平步青雲!”
當陳吉安說完,立刻有人接話道:“陳兄不愧是先帝欽點的狀元,果然胸有溝壑見識淵博,將時局分析得如此透徹!”
陳吉安是太安二十三年的狀元,只是一直未受到重用。
事實上,屋子裡的這些人,幾乎都有相同的遭遇,在現在的朝廷看不到出頭的希望。
隨即又有人說道:“如此說來,朝廷之禍乃我等之福也!”
“平步青雲不敢想,我只盼一家老小平安!”
“是啊!”
眾人表明態度時,卻有人問道:“那接來,我們該做些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全都聚集到陳吉安身上。
陳吉安很享受這一刻,對他而言只要能帶領這幫人,在雍王入城時幫忙造勢,那他必定會得到重用。
只見陳吉安平靜道:“諸位莫慌,此事需得從長計議!”
實話實說,他們這些人膽子是真的大,這種“大逆”之事竟敢聚眾來說。
一旦訊息走漏,在趙維隆盛怒之下,他們必定死無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