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的一份詔書,宣告了雍王府這臺戰爭機器,已經全負荷運轉起來。
詔書內容,被抄寫了幾百份,傳閱到了各府縣衙門,以及軍陣各衛所。
西北兩郡的老百姓,以及王府統領下的十幾萬大軍,都知道雍王本人受到了何等欺辱。
對趙延洵的遭遇,深受王府大恩的軍民們,內心抱有極深同情和極強憤慨。
同時也讓西北軍民,對京城的偽帝痛恨不已。
正是因為他的惡行讓上蒼震怒,才讓老天爺降下了災禍,才讓所有人老老實實,經歷萬般兇險後家破人亡。
趙延洵收復西北以來,軍民們的生活安定下來,眾人對他自然是感激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姓士兵心裡沒有怨氣,只不過喪屍是上蒼所降,讓他們沒有撒氣的目標。
眼下,趙延洵降趙維隆推出來當靶子,西北軍民壓抑已久的仇恨,自然猶如巨浪一般衝向了趙維隆。
從這一點上來說,已經稱帝了的趙維隆,真正實現了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效果。
鎮西關東側開闊地上,正有大批兵卒在此集結。
雖是關內,但在王府幾萬大軍清剿下,鎮西關東側二十里範圍內,喪屍基本已被清掃乾淨。
這個時候,便讓人不得不佩服,人的生存能力到底有多強。
在地毯式清剿下,鎮西關東側兩個縣,仍解救了近兩千百姓。
要知道,河西郡內喪屍密度,比隴右的還要高出一些,生存難度無疑更大。
這些被解救的百姓,全都被安置在了縣城了,他們也將成為雍王府的子民。
在這兩個縣的地盤內,聚集了雍王府近十萬大軍,今日有一半聚集到鎮西關。
因為就在今天,雍王趙延洵將駕臨城關,做最後的戰前動員。
“弟兄們,誰救了你們的命?”
第一衛的軍陣前,指揮使武建清向一眾部將發問。
因為有“擴音器”的存在,武建清的聲音可以傳出很遠,兩千多名士兵基本都能聽到。
第一衛有五千騎兵,只有兩個千戶所到鎮西關,其他三個正在既定位置作戰。
若每一衛的人都到齊,鎮西關前根本就站不下,所以各衛所只來了一部分人。
面對武建清的問起,一眾士兵盡皆答道:“王爺!”
回答聲音極為洪亮,這些由禁軍改編來計程車兵,非常清楚自己的效忠物件。
緊接著武建清又問道:“那又是誰,給了你們吃喝?”
“王爺!”士兵們回話的聲音更高,情緒也越發激動。
“誰又能帶著你們,回家見爹孃媳婦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