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二十四年,七月初五,王府清理喪屍的第十天。
在經過長時間廝殺後,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城外喪屍的密度下降了一半多。照這個速度殺下去,大概在七月中旬,城外的喪屍基本能被清理乾淨。
十天以來,城內侍衛和士兵們,幾乎處於連軸轉的狀態,才保持了對喪屍的高效屠殺。
白天屠殺喪屍產生了大批屍體,夜晚則由士兵將屍體搬出城外。
可即便如此,城內屍體的腐臭氣味,還是給城內帶來極大影響。
為防止引起疫變,在太醫們的建議下,趙延洵下令城內所有人,每天都用布捂住口鼻。
在這個時代,防備傳染病的手段實在有限,除了“戴口罩”和加強衛生管理,趙延洵也想不到別的法子。
當然了,這些都是大人物考慮的事,普通百姓和士兵就是工具人。
南城永寧門內,此刻聚集了大批兵卒,他們全都穿著新發下來的竹甲,手裡拿著配發兵器。
根據趙延洵的指示,兵馬司計程車兵,全部都得進行實戰訓練,所以大批士兵聚集在南門。
“唉,只望老天爺保佑,今天能活著回去!”
“聽說晚上搬屍體,每人能得十斤糧食……”
膽子小的擔心自己性命,膽大的卻想著掙外快,真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李二夏手持大盾,他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此刻的他格外緊張,以至於忍不住提起水壺又喝了一口。
見他這緊張模樣,一旁的小旗官拍了他腦袋,板起臉道:“你個慫包,再這麼喝下去,一會兒上戰場不得被嚇尿了!”
小旗官是老兵油子,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李二夏是緊張過了頭。
“劉哥,我這不是口渴嘛!”李二夏將涼白開吞入肚中,然後憨憨一笑。
劉山無奈搖頭,下面士兵心裡害怕,他又何嘗不心感擔憂。
就在這時,只見前方一位百戶喊道:“後面的,往前走三步!”
排列好得士兵們,此刻一起往前走了三步,做到了古代軍隊最難得的令行禁止。
“進去之後,一定不要慌張……”
“按照平時訓練的陣法,兄弟之間相互配合,抓住時機突刺即可……”
前方一名小旗官在給即將入甕城的隊伍講解,後三排全都聚精會神聽著。
李二夏等人坐在靠後些位置,在他身旁便有人問道:“說話那人是誰?”
“這你都不知道?這位就是被王爺誇為軍中楷模的楊小旗!”
“楊小旗?楊青?”
“不是他還有誰,這位可真是發達了,入了王爺發揚,往後怕不是要做上百戶千戶!”
這人話才說完,立馬就有人反駁道:“百戶千戶是那麼簡單就能做的?”
兩人正要爭論,一旁的小旗官劉山當即呵斥道:“你們幾個混賬閉嘴!”
上官威嚴擺在那裡,才讓談話這幾人不再開腔,他們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放鬆緊繃的神經。
李二夏一直都很安靜,人家說什麼他就聽著,在營中他的話一直不多。
時間逐漸流逝,李二夏所在的這一隊人,終於走到了第一排。
楊青正坐在後面喝茶,他講了許久以至於口乾舌燥,此刻是他手下計程車兵正在講解要領。
轟隆隆……關閉的內城門再度開啟。
一隊人從裡面走了出來,他們出去是十一個人,回來卻只有十個。
死人了,這是李二夏的第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