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之外,青壯們揮舞著柴刀,將一棵又一棵樹砍倒。
隨著太陽高升,氣溫也在逐漸上升,青壯們已經出了一身熱汗,便有人偷摸著歇息。
“趕緊幹活兒,早點兒幹完早點兒回城休息!”
隨著張志奇的喊話,偷懶的人又只能繼續幹活兒,心裡自然而然就罵開了。
待張志奇離開,這些人便又開始偷摸歇氣,反正這活兒是大家一起幹,只要有人在幹就成。
“哎……城裡已經被咱砍光了,我看城外要不了多久,也會被砍個精光……往後咱就沒活兒了!”一個痞裡痞氣的青年開口道。
和他一塊兒蹲著的另一青年便道:“沒活兒了不正好,咱們還可以多歇幾天!”
“你懂個屁,要是沒活兒咱能幹啥?到時候吃的都沒!”痞子青年冷笑道。
事實證明,不止張志奇在擔憂糧食問題。
“王府難道會不管咱們?”又有人偷摸過來吞下。
“王府為何要管咱們?那些達官權貴,何時把我們這些賤命放在心上?”痞子青年嗤之以鼻道。
這話確實說到了許多人心坎兒裡,之前“太平盛世”他們就被權貴壓榨欺壓,如今這殘酷亂世難道還會更好?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懷疑王府,畢竟趙延洵也致力於自我包裝。
比如,那些家裡有人被徵召入伍的,亦或者有親朋在王府共事的,都對王府有極大信心。
根據親朋的宣講,他們知道雍王承天應人,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世人的,一定不會放棄城內的百姓。
聽到痞子青年還在“胡說“,終於有人反駁道:吳三,你可別亂說……”
痞子青年便是吳三,此刻他望向反駁自己那人,對方僅是個十五六的少年。
“喲呵,李家的三小子……膽子不小啊,敢跟老子頂嘴!”痞子青年面帶不善。
李家三小子,也就是反駁吳三的少年,大名叫李三秋。
在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分別叫李一春李二夏。
他家清貧,大哥兩年前在城外碼頭上落水而死,一家人非但沒得到賠償,還反賠了僱主貨物損失。
也因此事,本來還過得去的李家,家裡日子舉步維艱,還欠了一筆外債。
而這痞子青年吳三,當初他也去李家討過債,所以才會認得李三秋。
吳三帶著痞笑,走到李三秋面前後說道:“小子,前年把你打了個半死,今天你是皮癢了?”
“張家的錢,就你小子和你哥這窮酸樣,怕是八輩子都還不完吧!”
不得不說,李三秋心底對吳三還有陰影,所以此刻他的身體在顫抖。
這時有人提醒道:“三哥,他二哥已經去了軍中!”
聽到這話,吳三才稍微有了些顧忌,畢竟這年頭兵都是大爺。
之前吳三也去了都司衙門應徵,但因為風評太差,被都司衙門給篩掉了。
雖說當兵的是大爺,但他吳三也不是沒靠山,比如他有個遠房親戚,就是如今軍中的總旗。
所以此刻他對李三秋,也僅僅是有些顧忌。
正當吳三打算轉身離開時,卻聽李三秋硬著頭皮道:“吳三,你以後別再說王爺壞話了!”
聲音有些顫抖,顯然李三秋是強忍著恐懼,對吳三說自己覺得應該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