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九章 演練

第二十九章 演練 (第1/3頁)

春風拂過大地,吹皺了潺潺流淌的河水。

遠方的山脊之上,已有大雁漂洋過海遠遠飛來。

山腳下茂密的叢林之中,狐兔越過溪流、草地,互相追逐。

一排排木屋建立了起來,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非常漂亮。

再遠處,驚濤拍岸,海潮洶湧。

從大海深處湧來的波浪,一遍又一遍地拍擊著崖岸。

崖岸巋然不動,將最兇猛的海潮阻隔於外,將相對溫柔的海水放了進來。

港灣內桅杆林立,二十餘艘船隻已經做好了啟程的準備。

馬上就要進入夏天了,風向即將改變,再想南下返回登州,就得費上好一番手腳。不是無法抵達,實在是航程曲折,得追尋著洋流的方向迂迴前行,速度還很慢,十分麻煩。

「走了!」碼頭上響起了陣陣鐘聲。

以平海軍兩艘戰船為先導,超過二十艘運輸船繼之,船艙之內壓滿了石頭和海水,依次拔錨出港。

邵嗣武登上高臺,俯瞰著外面的海天一色。

船隻在外海稍稍整理了下隊形,然後便調頭南下,慢慢消失在了遠方。本來還有數千名龍武軍將士要跟著船隊一起走的,都是些不願留在安東府成家立業的武夫,因此只能返回家鄉。如今情況有變,自然只能強留一番了。

但打完仗之後,他們終究還是要走的。

今後的命運,要麼補入各州州兵,要麼遣散,只有少數佼佼者,在透過重重甄別之後,得以選入禁軍,補充戰損。

龍武軍,作為一支獨立部隊的歷史,或許已經悄然消失了,一如它的諸多「前輩」那樣。

高行珪也站在高臺之上,瞪大眼睛看著消失在天際線上的船隊。船身先不見,然後是船樓,最後是桅杆……

怎麼會這樣?莫非大海是圓的?

「高將軍也來了數日,覺得安東府如何/」邵嗣武問道。

「有村落,有煙火氣,比以前順眼多了。」高行珪回道。

「高將軍可願為我效力?」邵嗣武又問道。

「高氏忠於朝廷,只要聖人降下德音,有何不可?」高行珪答道。

邵嗣武略顯尷尬地笑了笑。

方才操切了,招攬人才也不是這麼個法子。戒驕戒躁,沉住氣,想父親是如何舉重若輕地辦到這些事的,切記!切記!

「契丹有多少民戶?」邵嗣武下了高臺,倘徉在長滿青草與野花的黑土地上,問道。

「怕是契丹可汗也不清楚。」高行珪苦笑道:「迭喇部的耶律釋魯曾經估算過,契丹八部應有正丁、奴僕十餘萬戶,不到八十萬人。這幾年損失了不少,應只有七十萬餘了。另有依附之韃、室韋、回鶻部落十餘,此非其奴部,而是盟友,或者說是附庸。渤海州縣也被其攻下了不少,十來萬人還是有的。此外還有一些漢地俘虜、高句麗遺民、韃羈逃人等等,總計數萬。」

「全力征丁,可得多少兵?」

「三十萬吧。」高行珪說道:「如果把漢人、渤海人、高句麗人及交好之盟友部落也拉進來,最多四十餘萬兵,但這很難做到,除非不顧一切,全力施為。」

一次出動四十萬兵,對於生產力水平較高的中原來說,不容易做到。對於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契丹,當然也很難。

出征所需的物資、糧食,或許可以湊得出來,但代價呢?一般情況下,草原出動幾十萬騎南下中原,都是抱著大搶特搶回本的目的,若搶不到,財政上就會元氣大傷,主持召集人手的酋豪的威望也會大跌,往往埋下內亂的種子。

最新小說: 第一冤種女法醫 我成了三國玩家主公 七零女配逆襲之路 六十年代我為醫[女穿男] 農門小嬌娘,趕海趕山樣樣行 女子貪財亦是德 漢不熄 女配線上作妖[快穿]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 她的少年 媚新帝 年代文炮灰女配親了前物件他哥後 天道五千年 庶子無為(科舉)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快穿之插足計劃 戀戀鮫人梨落心 我死遁後,男配們集體黑化發瘋 搬空仇人庫房,醫妃挺孕肚去流放 囊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