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搜尋成痴,2000 年以網名「搜尋引擎9238」給百度寫了一封后來很著名的求職信:“長期想踏入搜尋引擎業,無奈欲投無門,心下甚急,故有此文。
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尋,誠意乞一參與機會。
本人熱愛搜尋成痴,只要是做搜尋,
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
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尋相關即可),
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
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了每日14小時工作制)。”
2001年5月,俞軍得償所願加入百度,成為了百度早期唯一的產品經理,並在之後的8年裡主持設計了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等著名產品。
對於百度,陸道升目前是挺有心無力的。
主要是沒有那個技術能力。
百度乾的壞事再多,李彥宏被罵得再狠,其在搜尋技術上的造詣也無法被抹煞。
擁有“超鏈分析技術”的私人專利,被譽現代搜尋引擎技術的奠基石,為現代搜尋引擎發展指明瞭趨勢和方向,連谷歌的兩位創始人也受到李彥宏的啟發,並隨後申請了PageRank專利。
由於Pagerank與李彥宏之前申請的超鏈分析專利具有相似性,美國專利商標局2001年9月才批准了PageRank專利申請。
對於搜尋引擎技術,自百度於2000年創立起,除了谷歌這個外來和尚,國內能憑技術實力和百度剛正面的廠家一家都沒有。
憑藉技術上的優勢,百度面向網站提供的站內搜尋引擎的服務質量遠勝其他國內搜尋公司,一年多時間就拿下大部分的站內搜尋份額,搜狐、新浪、網易等入口網站上陸續用上了百度的搜尋技術。
之後在李彥宏的堅持下,百度改變業務方向,面向終端網民的提供搜尋服務,並逐步成長為中國搜尋市場上的巨頭,佔據國內八成以上的搜尋市場份額。
俞軍在百度的早期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陸道希望能把他劫走,拖慢百度的發展速度。
但不止自己一個明眼人看得出百度是目前國內搜尋領域的技術最強者,未來不可限量。一心想去百度的俞軍很乾脆地拒絕了陸道升的邀請。
對這個結果陸道升也談不上失望,意料之中,但多少有點無奈。
只能先放任百度發展一段時間,等自身力量足夠強大了再想別的辦法。
現在和企鵝剛正面已經得拼盡全力,實在是分身乏術。
前世騰訊剛融到了錢就碰上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在寒冬期各路大廠自顧不暇無力攪局,得到了一段干擾極小的寶貴發育期。
這一世這個低干擾時期同樣存在,只不過多了陸道升的嘉盛QQ和騰訊推出的OQ展開競爭。
現在正是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的資本寒冬,即時通訊領域沒有有分量的新玩家來攪局,但等大廠們緩過勁來就說不定了。
陸道升認為還是要聚焦在社交領域的爭奪上,儘早完成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才能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看了眼前傷心的史凱旋,陸道升只能感慨自己前世的青春似乎真的回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