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大廈附近的一家東北菜館子。
自己創業失利,從北京來到浦江投奔嘉盛的張秉聰正和阮正吃飯。
南方飲食比較清淡量少,東北菜館正好可以提供量大油足的吃食,解一解兩北地漢子的饞。
“阮哥,小陸老闆為什麼不想接受南非報業的融資啊?”,張秉聰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其實不論是他這個創業老手,還是從盛大加入的員工,都不太能理解陸道升不想融資的決定。
都不是不懂行的,多少都清楚融資代表著什麼,競爭對手融資但自家公司不融資的決定怎麼想怎麼覺得危險。
但陸道升那天拉著張小龍、阮正和左文杏降臨辦公區,當眾就宣佈了決定,還表示想走不攔著。
用糙一點的話翻譯過來就是,我就是鐵了心的不融資,你們愛乾乾不幹滾。
說完陸道升就出發去赴網大為和王樹進行融資談判的約了。
留下張小龍、阮正、左文杏、方靜雅四人和公司裡的人員進行交流。
早在陸道升去召開嘉盛的全員大會時,陸道升就提前拉著四人在怡翠豪庭左文杏的大戶型裡開了會。
主題就一個,不能接受MIH的融資。
為什麼不能接受。
不接受可能有什麼後果。
如何應對這些後果。
其中80%的時間都在講,為什麼不能接受。
從公司創立最早開始,陸道升抓住機會就會給隊友灌輸要提防外資的想法。
在中國邁步走向世界的2000年,這種想法並不主流。
但感謝資本的貪婪無情,陸道升還是能找到不少例證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1994年,北冰洋汽水引入百事可樂,1999年,北冰洋汽水徹底從市場上消失了。
(注:現在能見到是因為2007年一輕食品集團和百事可樂談判,以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才換來這款消失十多年的老國產品牌飲料重現市場。)
1990年美加淨與莊臣合資後,該商標就被束之高閣,收購後的第一年,美加淨的業績就一瀉千里,到到1994年上海家化忍痛買回美加淨時,這一品牌早已風光不再。
1994年,寶潔收購了熊貓洗衣粉所有資產,但收購後,寶潔立即將熊貓洗衣服大幅提價,並且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不做任何改進,同時透過汰漬、碧浪等產品搶佔洗衣粉市場。
從此,90年代家喻戶曉的“熊貓”洗衣粉淡出人們視線。
失去市場競爭力後,寶潔向中方提出了中止合資。
一箇中國洗衣服市場前三甲、響噹噹的名族品牌,寶潔只花了1.4個億就將其埋進了土裡。
到了陸道升重生之前,已經有太多被外資收購或消失或披著國產外衣實際上早屬於外資的品牌,比如活力28、大寶、中華牙膏、蘇泊爾、哈爾濱啤酒等等。
就更別說國內大量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股權大多也是在IDG資本、紅杉資本、軟銀、南非報業集團等海外財團,或其控股的公司手上。
雖然陸道升算不上能說會道,但是又有什麼比赤果果的現實更有說服力呢。
有之前長時間的溝通做鋪墊,有大方分配海雀股權建立的信任,又有家國情懷進行感召。
張小龍、阮正、左文杏三位核心對陸道升的選擇沒有意見,表示支援。
幾位其實都是年輕人,有情懷,也容易熱血。
和核心成員達成一致,簡單說了說後續的應對策略表達了心裡有數不用慌的意思,陸道升帶著幾人就直接去了金燕大廈的辦公區召開全員會議,公佈了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