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朝廷新建的坊市,坊市叫這個名字,是給咱們準備的?”
“應該是,不然怎麼會叫這個名字,而不是叫其他?”
“這個山民坊,竟然建在長安城外啊,估計要很多錢吧?”
“我們哪來的錢。
山民們一陣搖頭。
他們一直都在山裡生活,雖然說並非不和外面接觸,但從外界得到的訊息有限,看到這些標語和橫幅,也只能靠猜。
就在此時,一個身穿布衣的老者拄著柺杖走了過來,神色凝重的望著橫幅和標語。
“朝廷這是要讓咱們這些山民,從山裡遷出去啊!”
“這些標語,是朝廷故意用這個告訴咱們,在山外為咱們準備了宅院。”
“你們有誰願意出去嗎?
聽到老者的話,眾人聽著,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890不出去,出去幹什麼,我從小到大都長在山裡,因為我又不熟悉。
“就算建了山民坊又怎樣,這裡面一個字都沒有提到田地,不就是說只給咱們準備了宅院,還不配宅田地嗎?”
“就是啊,光有個住的地方有什麼用,我們怎麼生活?
“沒有田地,我們不能耕種,那一家老小以後吃什麼喝什麼!”
“最關鍵的是,咱們也不一定能買得起啊,我聽說長安城內坊市裡的宅院,一套就要500貫錢,哪怕這個山民坊建在長安城外,想要買房也不得有個二三百貫吧?
“把我全家老小賣了也沒這麼多錢。
見眾人在一片驚疑聲中不停搖頭,老者雙手放在柺杖上,朗聲道:
“說的對,有住的地方,卻沒有吃的東西,遷出了山裡,不就是找死嗎!”
“而且你們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會搬到山裡,成為山民?還不是因為山外朝廷苛捐雜稅太多嗎。”
“一旦咱們出去,如果朝廷讓他們納稅,咱們拿什麼給他?”
“無法納稅,到時候迎來的就是朝廷的嚴懲。
老者的話,傳入眾人的耳中,山民們深以為然的點頭。
“那咱們就不出去。”
“對,我也不打算出去!”
正當山民們議論紛紛時,忽然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響起。
眾人偏頭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