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
李泰掃視了百官一眼,嬉笑道:
“我皇爺爺說了,最近早朝停的時間太久,所以今天開始早朝,有什麼事就奏上來,若是無事,就退朝吧!”
刷的一下,文武百官目光看向了安慶。
安慶屏息凝神望著李泰,他知道坐在皇位上的小皇帝,雖然年幼,但論起難纏程度,怕是和無上皇相比,只高不低。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決不能看著唐學興起,一旦阻攔不住,到時候不只是他,萬千以鑽研孔孟之道者,都要受到牽累,被排斥出大唐朝廷的權力中心,那種感覺將比死還難受。
“臣禮部侍郎安慶,有本要奏!”安慶深吸了口氣,大步從文臣佇列中走出,站在殿內的中間處,作揖到底大聲道:
“陛下,長安城內,最近風行唐學,不知陛下可知?”
來了!
百官們頓時豎起耳朵。
哪怕是已經知曉今天有大動作的裴寂、陳叔達、封德彝、蕭瑪四人,也神色凝重的看著他。
李泰眨眼道:“唐學是我提起的,這事我自然知道。”
安慶抬起頭沉聲道:“’.陛下,臣有一問,不知唐學一起,天下那些寒窗苦讀十年孔孟之道的讀書人,將會如何?”
李泰理所當然道:“他們以前幹什麼,以後也是不會變。”
不會變。
就是說只能繼續鑽研孔孟之道,而不是入朝做官嗎?
眾人瞬間讀懂李泰話中的意思。安慶頓時語氣激動道:
“陛下,臣以為此舉大為不可,自古以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皆可上溯追及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乃是至理,若是現在起用唐學,恐怕將天下不安啊,臣以為孔孟之道不可廢!!”
“我有說過要廢除?”
李泰稚嫩的嗓音嘖嘖了兩聲道:“你這理解能力,有問題啊。”
安慶反駁道:
“陛下曾在市井言,究習唐學者,開科舉後將著重任用,此舉與廢除孔孟之道,有什麼區別?”
“秦始皇重用酷刑而不遵禮法,二世而亡,劉邦與民修養生息,重孔孟之道,故漢代百餘年強於天下!”
安慶抬起頭,沉聲道:
“陛下開設唐學之舉,與秦始皇重用酷刑有什麼區別?臣請為了天下百姓,即日封停唐學,重用鑽研孔孟之道者!”
李泰眨眼道:“我要是不停唐學呢?”安慶深吸了口氣,作揖到底語氣決絕道:“既然如此,陛下,臣禮部侍郎請豈骸骨!”
“臣刑部尚書楊東請豈骸骨!”
“臣戶部尚書申安請豈骸骨!”
“臣禮部尚書楚韋敏請豈骸骨!”
“臣兵部尚書陳豪請豈骸骨!”
“臣吏部尚書張耀請豈骸骨!”
“臣工部尚書胡海請豈骸骨!”
一時間,六個中年人神色肅然的大步站了出來,站在安慶旁邊,語氣鏗鏘有力道。
這些都是安慶拉攏的人?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程咬金等人心中大駭,六個尚書全被拉攏了?
裴寂、封德彝、陳叔達、蕭瑪四人,神色出奇的凝重,心中暗罵,簡直是混賬,竟然連六大尚書都支援安慶,這下小皇帝能頂得住嗎!李世民、李元吉二人神色微變,同樣有些措手不及,他們心中所想,能為安慶所用的,到頂也就是侍郎這個官階,哪裡想到竟是六大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