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宅師》更多支援!
“以水融火,的確很有道理。”
這個時候,老頭子冷笑道:“但是你也不要忘記了,水火本不相融,強行讓他們融合的後果就是相互抵消,一切歸於虛無。”
“水火的確是不能相融,但是卻可以讓它們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 。”方元淡聲道,顯然心裡已經有了計劃。
“相對平衡?”其他人有些驚奇。
“沒錯。”方元解釋道:“過盛的金火之氣,那是在松針上表現出來的。想要緩解這些尖銳的氣場,單是一枚安魂鈴,自然有些不足。”
“所以我琢磨著,要是將梅樹上的花骨朵,全部替換成為風鈴。一邊是松針,一邊是梅花狀的風鈴,中間是竹葉,應該能夠使得氣場平和下來,處於平衡狀態。”
方元笑道:“就算松樹與梅樹的氣場,相互抵消了也沒有關係,只要剩下的竹子氣場安然無事就好。畢竟竹瘦而壽,這是竹子的寓意,用來充當壽禮,再貼切不過了。”
聽了這話,其他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應該作什麼反應。要說不信吧,聽起來的確有些道理。要是信吧,又覺得有些懷疑……
對於眾人的反應,方元直接說道:“實踐出真知,嘗試一下不就知道結果了麼?”
老頭子腦子轉得快,一下子就揪住了破綻:“哼。按照你的說法,這事又何必搞得這樣麻煩。直接把三棵樹木分開,只留下竹子當禮物算了。”
“這不一樣。”方元搖頭道:“畢竟按照我的辦法來。松梅氣場或許會相互抵消,但是也有可能相比疊加,起到增幅的效果。要知道在風水氣場上,一加一往往大於二,其中的好處就不必多說了……”
領頭的一聽,也立馬有了決斷:“大家快出去找找,看看哪裡有風鈴賣。”
“不必找了。”玄清道長阻止道:“我打電話叫人送一些過來。”
說話之間,玄清道長出去打電話,也讓方元意識到。原來玄清道長是在附近道觀修行,指不定還是正一道門下,張道心的徒子徒孫之類。
在方元忖思之時,劉川走了過來,低聲道:“方師傅,你有多少把握?”
“這個……”方元想了想,據實道:“至少有七成……當然,如果再加上一些東西,那我就有九成的信心。”
“什麼東西?”劉川急忙問道。似驚似喜。
“泥!”方元說了一個字。
“什麼?”劉川沒聽明白。
“泥土。”方元笑道:“一些特殊的泥土,比如說……功德泥!”
“功德泥……”劉川眼睛亮了,一拍方元的肩膀,讚歎道:“高。高明啊。”
讚賞之餘,劉川也連忙招呼道:“玄清道長,也順便叫你的人。再送一些功德泥過來。”
“什麼功德泥?”玄清道長一怔,也有幾分迷糊。
“就是香火鼎爐裡的。摻了香灰的泥啊。”劉川輕笑解釋:“既然歲寒三友是‘樹’,那麼肯定需要‘泥’的蘊養。以泥養樹。這才合理……”
“功德泥?”與此同時,老頭子臉色微微一變,眼珠子又骨碌碌轉了起來。片刻之後,他質問道:“小子,你不是說東西金火之氣太盛麼,怎麼還要功德泥,以土生金,豈不是更加嚴重?”
“不一樣,這不一樣。”
不等方元回應,劉川就笑了,有些奇怪:“曹大師,你真的不明白嗎?”
“……哼!”老頭子頓時不說話了。
“那個……”黃老闆不是風水師,所以十分的好奇,小聲問道:“劉師傅,那個功德泥,究竟有什麼作用呀?”
“等一會兒,你就知道了。”劉川笑道,也有幾分期待。
在玄清道長打了電話之後,時間不大就有人把東西送來了。兩個年輕的道士,抬著一隻不小的箱子進門。在箱子之中,那是大半箱泥,以及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風鈴。
此時,玄清道長把風鈴拿出來,微笑介紹道:“這些風鈴,那是我七年前製作的,然後懸掛在供奉三清祖師的大殿屋簷底下,汲取日月精華,又日夜受到香火的薰陶,也逐漸凝聚氣場,蛻變成為了法器。”
在玄清道長解說的時候,大家也仔細觀察,然後發現這些風鈴的數量不少,恰好是一百零八枚,與梅樹上的花骨朵相當。
“好東西啊。”劉川拿起一枚風鈴觀賞,忍不住稱讚道:“不愧是玄清道長,開光聚氣之法妙若天成……”
其他人也明白劉川話裡的意思,畢竟要將風鈴蘊養成為法器,也不是隨便把東西懸掛在屋簷上就可以了。其中肯定還有另外的手段,不然也不可能在幾年時間,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