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聽說有大老闆買地修壽墳,大家潛意識之中,就認為那個大老闆肯定是位老人。沒有想到,居然這樣的“年輕”,才四十歲左右。
“難道說,這人身上有什麼隱疾,命不久矣?”
帶著這樣的想法,許多人以詭異的目光打量石子玉,心中莫名有幾分平衡心理。覺得有錢人再有錢又能怎麼樣,身體亂七八糟的病一大堆,再有錢也沒命花……
“不是我,是我岳丈。”石子玉微微搖頭,輕嘆道:“他老人家今年已經八十八,而且身子骨也不算多好,所以就吩咐我們這些做子女的籌劃他百年之後的事情。”
“儘管我們不怎麼情願,覺得這樣做不吉利,但是老人家開口了,不遵從照辦就是不孝,也是讓人為難啊。”石子玉搖了搖頭,臉上多了幾分誠摯之色:“所以我希望諸位能夠成全我們的一片孝心。”
人家想盡孝道,所以才來買地,貌似不答應,就成為惡人了。
一時之間,村長等人也覺得為難。好吧,實際上,還是那幾百萬起了作用。畢竟人家直接拿錢來開道,不是誰都能抵擋其中的誘惑的。
而且剛才史老三的一番話,也讓大家頗為觸動,覺得史老三說得很對。有錢,才能讓家人生活更好,沒錢誰都抬不起頭來。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啊。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
三板斧頭下來,一幫村民自然是十分動搖。
就在這時,方元不經意似的開口問道:“石先生是本地人?”
石子玉神思一動,看向了方元,自然看出方元與旁邊村民的不同,當下微笑反問:“這位小兄弟是?”
“包工頭,來修橋的。”方元說道,簡明扼要。
“哦……”石子玉眼中浮現瞭然之色,讚賞道:“早聽聞有位年輕企業家,很有社會責任心,不遠千里來支援貧困地區的建設工作。想來這人,就是小兄弟你了。”
“盡綿薄之力而已。”方元擺了擺手,表示自己的謙虛,然後又把話題繞回來:“石先生是本地人?”
“小兄弟為什麼這樣問?”石子玉笑如春風,十分從容儒雅。
“如果石先生是本地人,那麼回到鄉村買地,也算是十分平常之事。”方元輕笑道:“如果石先生是外地人,那麼這事就有些古怪了。”
“有什麼古怪?”石子玉一臉好奇的表情。
“一般來說,人喜歡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方元解釋道:“所謂故土難離,許多人都視家鄉為自己最後的歸宿。石先生不是本地人,又何必捨近求遠,來到這裡買地呢?”
“不然……”石子玉直接搖頭:“小兄弟你也說了,在一般的情況下,才講究落葉歸根。這說明,還有比較特殊的事例,比如說風水!”
“古往今來,也有許許多多的先例。為了能夠尋到風水寶地福澤後人,有些人往往不惜奔赴萬里之外的異地,客死他鄉,葬在那裡。”
石子玉感嘆道:“據說有的人為了順利葬在異地,甚至故意自殺在那裡,讓家人與當地人發生爭端,好明正言順的落土安葬。”
“我岳丈也有這樣的心思,當然沒有那麼極端,不過也想擇一風水寶地,以便在百年之後繼續庇護我們這些不肖子孫。”
石子玉慚愧道:“他老人家一番苦心,我們心知肚明,除了感恩順從,還能怎麼辦?所以在經過多方探尋之後,我偶然聽說這裡的風水很不錯,就動了買地的心思。”
“當然了,我也知道這樣的事情講究你情我願,不能有什麼摩擦。”
石子玉微笑道:“我是個商人,和氣生財是我的準則。就好像做生意,大家共贏,對雙方都有利,這樣才能長久,沒有後患。”
石子玉的潛臺詞,大家也聽得十分明白,心中有數。他撒下幾百萬,不僅僅是單純的買地而已,更是在籠絡人心,希望村民不要反對這事。
所謂拿人手軟,人家誠意十足,又十分大方。如果買地成功,把人安葬在附近,恐怕也沒有什麼人會對墳頭不恭不敬。
不得不說,這是合情合理的解釋,自然打消了村民的疑慮,讓他們心中的天平,一點一點的偏向石子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