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大寫書不容易——有能力的吧友去投下月票及免費推薦票,這樣他才有動力】
起點正版連結:
為本書作者燭求訂閱,求打賞,求點選,各種求!!!
你的簽到和回覆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
片刻之後,茶水沏好了,舍掌櫃笑眯眯道:“這可是我從中國帶回來的上等好茶,兩位應該是行家,請幫我品鑑一下,看我是不是被騙了。”
金掌櫃這樣說,肯定是不會被騙的。方元舉杯抿了口茶水,只覺得滋味十分綿hòu醇香,一嘗就知道是好茶。不過他的舌頭不算靈敏,嘗不出是什麼茶來。
倒是沈崢頗有經驗,細細回味之後,立即笑道:“顏色鮮潤、乾淨,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這應該是吧。”
“沈會長厲害。”金掌櫃立即讚歎起來:“沒錯,就是。”
“以前喝過,有點印象。”沈崢矜持道,臉上也有幾分笑意。
方元在旁邊瞄了一眼,儘管也覺得這茶水滋味不錯,至於到底是不是,他也不敢肯定。不過料想,就算不是信陽毛尖,只要沈崢說了這個茶名,估計金掌櫃也不會反駁吧。
畢竟對於金掌櫃來說,這是什麼茶,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沈崢開心高興。聊天嘛,不順著大主顧的心思聊下去,怎麼聊得起來呀。
才聊了幾句,金掌櫃還沒有發揮能說會道的實力,冷不防外面有人走了進來,似乎還叫嚷了一句,似乎在問有沒有人。
眾人聽到動靜,自然回頭一看,只見門外走進來兩個人,一個是年過半百的老頭,一個是二十來歲左右的年輕小夥,看起來好像是一對父子。
兩個人抬著一件用黑布包纏起來的東西走了進來,從他們稍微吃力的表情就知道,東西的分量不輕,體積也不小。
“生意上門了,我先失陪片刻,兩位見諒。”金掌櫃見狀,連忙告了個罪,然後笑容滿面的迎了上去與那兩人交流了。
然後三個人的對話,方元又沒學外語,自然聽不懂。不過也不需要翻譯,他也能猜測出幾分,應該是那對父子有東西想賣給金掌櫃吧。
事實也是這樣,在交流了一會之後,年輕小夥就動手扯開包裹東西的黑布。轉眼之間,一尊通體幽黑,造型古怪,面目猙獰的神像就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咦。”方無目光一瞥,有點兒錯愕。
沈崢也順勢看了一眼,隨之呆了一呆,驚訝道:“方師傅,那是佛像吧?”
“看起來,的確是佛像。”方元點了點頭,皺眉道:“不過這佛像,好像有點兒……,特別。”
特別,那是修飾美化的說法。實際上,這佛像真……,醜。沒錯,就是醜,醜陋不堪,面目可憎,好像地獄厲鬼一樣,讓人不想直視。
雖然說,佛像造型極為豐富多彩,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詳的顯宗佛像;也有凶神惡煞、多首多臂的密宗佛像。
更有嫵媚動人的度母像,以及面目猙獰的佛母像,極美與極醜、極善與極惡的眾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個多彩多姿、反差強烈的眾佛神世界。
但是,再兇惡的佛像造型,應該著重突顯出威武的狀態,什麼凶神惡煞、面目猙獰,那不過是順帶而已。
眾所周知,佛有息、怒二相。息即息靜,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的慈祥、寧靜的樣子。怒即忿怒、威猛、恐怖之狀。
按照佛教的說法,佛之所以現為忿怒相,主要是為了降伏魔怪。當然,也有和尚說,所謂的魔,其實就是人自身的煩惱。就是人內心貪、腆、痴念所引起的無盡的無明煩惱。
另外,佛的忿怒相,也叫明王身。佛經記載,明者光亮義,即象智慧。所謂忿怒身,以智慧力摧破懊惱業障之主,故云明王。
不過方元覺得,所謂的明王身、忿怒相什麼的,那都是後人的說法。其實這事說白了,就是宗教傳播之初,為了讓信徒敬畏,自然要把神像塑造得恐怖一些。
畢竟幾千年前,先民大多處於愚昧無知的狀態,對於世間萬物的認知度不夠。看到天上打雷下雨,自然而然覺得是有神靈操縱,所以就產生了畏懼之心。
由畏而生敬,這是人的本性。害怕某種東西,所以要供奉,頂禮膜拜,祈求對方不要傷害自己。不要說古代了,就是現代,也同樣如此。
原始的宗教,一般是以恐嚇傳教為主。嚇唬信徒,告訴他們,如果你不信奉神佛,那麼神佛就降下災難,讓你不得好過。
這個時期下,神佛造型自然十分兇狠猙獰。但是當宗教發展到一定程度,單純的恐嚇,已經不能讓信徒產生信仰了。那麼傳教的手段,自然而然隨之改變,採取了懷柔的措施。在嚇唬信徒的同時,也要告訴他們,信我者、得永生,好處多多。
懷柔之後,神佛造型,自然變得慈眉善目、一團和氣起來。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手蘿蔔,一手大棒,雙管齊下,這才是宗教在傳播過程中的無上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