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與睡覺沒有直接聯絡,躺在床上發呆就很容易睡著。當壹樂醒了時,天色已經黑了下來,見劉備坐在門檻上喝酒吃豆子,在一邊坐了下來,兩人都沒有說話。
“阿樂,我真的如你所說那樣嗎?”過了許久,劉備才開口說道。
“那是我站在我師兄的角度說的話,我可沒那樣認為哦。”壹樂極其無賴道。
“但是我覺得很有道理,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人是有私心的,您身為劉氏皇室的一員,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無可厚非的,這沒有錯對之分。關鍵是關注點出現了問題,私心私心,重在一個私字,自然是不能讓人看出來的,您的語言行為都在出賣您的私心。”壹樂諄諄引導著說。
“可是大丈夫應該光明磊落呀!”
“您甘心只做一位大丈夫嗎?身為漢室皇族子弟,您是無法逃離因果的,即使太平道到最後什麼都不做,但它的出現說明了什麼,您還要自欺欺人嗎?是的,我也想像男子漢大丈夫那樣活著,那樣可以快意恩仇,可以率性而為。可是您想過嗎?樓桑村的村民怎麼辦?涿州郡的人們怎麼辦?大漢的百姓怎麼辦?一個太平道足以說明這個世道即將動盪。
靈帝雖然是您的同輩兄弟,手上耍的一手帝王心術其實很爛。把權力分給宦官和外戚,目的是想分化大臣們的實力,結果呢?三股勢力都控制不住。他忘了漢武帝定下宦官和外戚不可參政的死律。難道他認為自己堪比漢武帝嗎?。
漢武帝曾經是賣過官職的,可那是籌集軍餉為了把匈奴趕跑,是得到全體大臣乃至全大漢百姓支援的政策,此豐功偉業致使我大漢再也沒有受到外來勢力欺負。只要是百姓支援的,就算把皇宮賣了都是功績。
大漢皇朝以後會怎樣?我想,您應該正視它。知恥而後勇吧!”
劉備再次陷入沉思,許久已來,老祖宗的光環讓他迷失在江山永固的幻想之中。而現實就是他只是他們皇權爭鬥的犧牲品,是可以放棄的旁支而已。靈帝劉宏認不認他這位皇弟都是問題。
“道理我都懂,可是心裡難受的很。”劉備道。
“這就對了,很多事情根本就沒有道理可言,大哥,大局不是咱們能夠影響的,咱也沒那個能力,但是小局還是可以爭一下的,把涿縣百姓養活了。這話反過來說,如果連小局咱都影響不了,談大局就是扯蛋。”壹樂笑著說。
個人對歷史的影響確實沒有一點力道,它不在乎誰當皇帝,不在乎誰被餓死,也不在意誰富貴誰貧窮,它只管往前走,直至這世間的盡頭。
壹樂很討厭動不動就喝醉的人,正好喝醉的是劉備,就更討厭了,因為他今晚沒有床睡覺了。
既然已經把他高志向降低了,再把低起點稍稍提高一點,想必將來應該不用過苦日子吧。
志向高,起點低確實不靠譜,恰恰成了劉備堅韌不拔性格的體現之一。
收拾揹包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思念的過程。對於後世,壹樂找不到思念的理由,相比之下反而有些不屑。
我們不是銀行家,不會每件事每樣東西都計算的那麼清楚,精明有時候是褒義詞,糊塗難道就不是嗎?日子無論過成什麼樣子都叫過日子,站起來無論多難看,總會跟坐著有區別的。
這讓壹樂想起了西遊記,這是一段人生旅途,歷盡磨難走遍八十一難,最終也不過是為了壽終正寢,登極樂西方。
難關難過,關關過,過過過,媽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不給過就毀你沙河,抓個師弟扛行李。過!妖怪攔路,弄死他!過,扔了金剛圈,把唐僧煮了,回花果山當大王。怎麼喜歡怎麼過,過得難看是過,過得好看也是過,哪有一棒敲在玉皇大帝頭上來得過癮。
價值觀這東西很有趣,大部分人認同的就成了流行的,但不一定是正確的。一瓢水夠喝了,多出來的也就只是多出來而已,它並不能夠增加優越感與自豪感。
樓桑村此時沒有多出來的糧食,相反,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