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琴不敢相信,這一院子的破爛糧食,竟然都有了出路,還能換錢?
她腿一軟,差點就坐在了地上。
許知念伸手扶住了她,說道:“張舅媽,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咱還得向前看,這關係還得處不是?雖說五分錢是不多,可這也是我能給到的最高的價格…”
“行,行,五分就五分,那你可別反悔啊。”王鳳琴再三叮囑。確定許知念不是在跟她開玩笑之後,才千恩萬謝地把她送走了。
再回到院裡,她的眼淚已經止不住了,抓著張油坊的胳膊說道:“你看看,之前咱都冤枉了寶丫了,咱都這個樣子了,她這是雪中送炭呢!”
王鳳琴把許知念跟她說的收購糧食的事,從頭到尾和張油坊說了一遍,周圍的幾個鄰居都交口稱讚起來。
“哎,這些破糧食肯定賣不出去了,砸都砸手裡了!人家這個時候願意幫你打掃戰場,這可是你們家的恩人呢!”
“就是啊,許寶丫心地好,人家不但沒看熱鬧,還自己掏腰包收拾,要是賣不出去,賠得可是人家的錢!”
張油坊默不作聲,他總覺得哪裡不對,可一時又看不出來什麼不對。
有一點很肯定,他得趕緊把這些東西處理出去,不然,他連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了。
第二天下午,許知念如約來到了張油坊家,清點了所有的糧食之後,讓他找個驢車運送到了鎮裡。
一路上,張油坊一個勁兒地追問,到底這些糧食能送到哪兒去,可許知念只是繞三繞四,不肯告訴他實話。
等張油坊走了之後,許知念去找了李向陽,一氣兒把這些糧食都拉到了向陽糧油商店。
之前在閒聊的時候,她就聽李向陽說起過,不好的糧食,也是有用的。
李向陽跟介紹過,一共有三個方向,先矬子裡面拔大個,篩選出來稍微好點的,可以送到養殖場做飼料,一斤能賣到六分到七分,再差一點的,可以送到釀酒廠做散裝高度白酒,一斤賣個三四分錢,最後的那些糟粕,實在搶救不了的,還可以發酵一下,做有機肥。
這種肥料在南方十分搶手,南方經濟發達,氣候溫暖,一年兩熟或者是兩年三熟,同時,南方人已經發明瞭大棚種植,所以對有機肥料的需求量也很大。
別看是最次的糧食,可一旦做成有機肥之後,賣價直接能翻倍。
所以,許知念從張油坊這裡低價收來的破爛糧食,並沒有賠錢,透過李向陽轉手,還小小賺了一筆。
許知念沒有貪這筆錢,而是把所有的利潤都留給了李向陽,自己只要了收購的本錢——此時,比錢更重要的,是一個好名聲。
再次回到村裡的時候,許知念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
經過井邊大槐樹的時候,幾個老太太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哎呀,老許家這丫頭不得了啊,小小年紀就有門道,把那破爛糧食都處理了!”
“不只是有能力,人家心眼好啊,要不是她出手,張油坊家就徹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