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搶下開局,打控球,穩守反擊。
以上,是阿森納主帥阿爾塞納·溫格針對客戰米德爾斯堡制定的戰略方針。
閃電戰和搶開局,是相輔相成,一般來說,客隊基本上都會先開球,主隊選邊。
為了防止首發的混合部隊缺少默契不能完成搶分的任務,溫格要求利用開場時對手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搶先破門,然後用嫻熟的腳下技術用控球來消耗對手的體能和時間,爭取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好的結果。
現在的問題是,槍手的首發球員中,只有亞歷克斯·張伯倫是快馬,前場三人組都不以速度見長,但是張伯倫擔任的右翼衛。
法國中鋒奧利弗·吉魯的射門準確度並不穩定,有時候會打進精彩的高難度進球,有時候簡單的射門,反而就是進不了。
所以,用閃電戰搶開局的具體細節佈置,是這樣的。
吉魯將皮球回傳給格拉尼特·扎卡,瑞士中場的責任是梳理中場,承接前後場,在掌喆天的指揮下掌控中場的節奏。
扎卡接球后沒有選擇分別,而是繼續回傳,經過兩次向後傳遞,皮球最後落在掌喆天的腳下。
米德爾斯堡的目標,就是取勝,要保級,現在的每一場比賽都是保級大戰,3分,是他們最需要的。
所以,看著步步緊逼的米堡球員,看見張伯倫按照賽前的佈置悄悄進入對方半場的進攻三區,掌喆天啟動東風快遞。
“看掌喆天的長傳就是那麼的銷魂。”
“是啊,經常在媒體上看到說誰誰誰的長傳精準如導航,傳的漂亮,傳的銷魂。但掌喆天的長傳距離是最遠的,能在那麼靠後的位置傳的那麼快、準、狠,哦不,沒有狠,換成漂亮吧,全世界的守門員都做不到。”
“張指導也是掌喆天的粉絲了吧?”
“嘿嘿,我已經在掌門人網站上註冊了,成為光榮的蔗粉。”
“呵呵,我也是。”
“啊,詹老師是什麼時候註冊的?”
“是……”
……
我們都知道,球隊的陣型站位在比賽過程中是不可能保持準確的站位,但三條線必須保持緊湊,才不會在兩條線之間留下大片的空當給對手。
所以,在阿森納開球后不斷的回傳過程中,米德爾斯堡的三條線整體向前移動,後防線的站位,已經接近於中線。
史蒂夫·阿格紐作為過渡主帥,執教水平在上任後的四場比賽中,已經證明了,他就是助理教練水平,他不是狐狸城的克雷格·莎士比亞,上任後取得三連勝,更是在歐冠八分之一決賽爆冷淘汰盃賽專家塞維利亞,第一次參加歐冠就打進八強。
他認為阿森納的前場三人組都缺乏速度,高中鋒吉魯的作用就是打高球,兩個前腰都是技術型,缺乏速度,打不起反擊,所以阿格紐放心的要求三條線緊湊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