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帶著這股警惕與疑惑,陸雲卿上了馬車前往大理寺,一路卻是無驚無險,波瀾不驚。
到達大理寺後,蕭寒緊繃的面孔鬆緩不少,親自走到馬車前請陸雲卿下車,一路護送進大理寺內。
此時此刻,大理寺裡的閒雜人等已被清空,蕭寒經營刑部多年,早就將大部分位置都換上絕對的心腹,因此留下的人也不少,依然能維持大理寺正常運轉。
蕭寒領著陸雲卿邊走邊說道:“大理寺專門用來處理京城及周遭命案、疑案、懸案,我剛來刑部的時候卷宗堆積如山,現在雖然清掉了大半,存量依然驚人。”
陸雲卿看著大堂兩邊敞開的卷宗大門,贊同地微微頷首,然後問道:“沈澈他……去了何處?”
蕭寒聞言眉間微蹙,眼裡也閃過一絲疑惑,“今日我去截胡,便是他的安排,你去換衣服的時候,他便找了一個由頭離開了,按理來說,應該比我們先到大理寺才是。”
陸雲卿眸子微凝,蕭寒見狀頓時安慰道:“別擔心,他身邊帶的人可不少,想必是被些小麻煩耽擱住了,我立刻派人去查探,我們就在這裡等,省得兩頭撲空。”
陸雲卿也知道這個道理,當即點頭道:“那就聽蕭大人的。”
蕭寒聞言微微一笑,讚道:“我常常聽沈澈說,陸姑娘可不僅僅是醫術不一般,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凡響,光是這份臨危不亂的冷靜,尋常女子便難以企及。”
“蕭大人謬讚了。”
陸雲卿笑容淡淡,“倒是蕭大人平素話少性子淡,今日的話倒是不少。”
“難得能與陸姑娘多說兩句,陸姑娘可不止你家那位,心眼可小得很。”
蕭寒說了兩句沈澈壞話,臉上笑容竟多了幾分,走到一旁放卷宗的桌前,“眼下閒著也是閒著,陸姑娘不如看看這裡的卷宗,權當做打發時間。”
陸雲卿正有此意,走到桌前坐下,隨後拿起一卷卷宗,上面標著一個深紅色的“懸”字。
蕭寒見她竟然挑了這份卷宗,不由嘆道:“陸姑娘這手氣……深紅色的懸,代表此案已過十年,且還有同案,你挑的正是京城中排在第一的特大懸案,同案不下百起,至今我都未曾查到蛛絲馬跡。
我原先也想過此案與醫術毒術有關,奈何樓中擅此道者多,精此道者寡。陸姑娘醫術冠絕同輩,說不定看完,也能給我一些提示呢。”
陸雲卿輕輕頷首,翻開卷宗,心中卻是暗想著,這蕭寒和沈澈不同,他外在的冷漠
寡言都是裝出來的,私底下居然是個話癆。
大理寺的卷宗用特殊藥水浸過,雖然時間已經超過十年,上面的字跡卻未糊掉,依然清晰無比。
這一份卷宗挺長,上面記載了不止一個案件,因為像這種莫名其妙失蹤的懸案,能書寫留下的資訊和線索太少,填不滿一個卷宗。
陸雲卿看過一份卷宗後,很快察覺到其中古怪之處,此案被上上任刑部尚書命名為“遺體失蹤案”,一開始是因某某日京城某家酒樓兒子英年重病早逝,下葬兩日後屍體卻不翼而飛,曾一度引起京城百姓恐慌。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出現遺體被盜的案件,事情漸漸平息,可上上任刑部尚書也不是吃乾飯的,很快將京城中屢屢失蹤的青壯年與此案聯絡在一起,於是此案被更名為“盜屍案”。
這些案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消失的無一例外都是青壯年,幼子和老年人則免遭其侮。
此案困擾上上任刑部尚書數年後,刑部尚書抱病卸任離京,上任刑部尚書將此案擱置,沒有多管,但卷宗卻沒有停下記錄,直到同類案件積攢上百起後,上任刑部尚書被皇帝斥責,這才開始查。
可沒過多久,太子別院失火,上任刑部尚書死在了內亂中,此案再次被擱置。
如此十二年來,刑部尚書一直沒人坐上去,蕭寒為刑部侍郎後,破獲疑案懸案眾多,自然也想過動“盜屍案”,這可十五年來卻不再有同類案件發生,即便有相似案件出現,蕭寒立刻去查,最終也能發現其中差別。
不再有屍體失蹤,蕭寒懷疑盜竊屍體的兇手很可能死在太子別院失火那場內亂中,兇手都死了更無從查起,盜竊屍體的目的更不為人所知。
屍體?
十二年前的屍體?
幾乎是瞬間,陸雲卿就想起在花菱密室中發現的那些被燒死的屍體,原先她猜測那些屍體是太子別院中燒死的僕人,可現在……會不會有可能是“盜屍案”中失蹤的屍體?
花菱是毒師,屍體到她手裡可以用到的地方就太多了。
不對……
陸雲卿眉頭一凝,花菱密室中那些屍體都是被燒死的,而“盜屍案”中的屍體各有各的死法,花菱可以拿屍體來試驗毒術,完全沒必要那般浪費地燒死。
再者說,花菱密室中的屍體太少了,和“盜屍案”數量對不上,若是僅京城就有上百起同案,在大夏其他地方會不會也有?
而且花菱沒死,以她的權勢,即便是刑部尚書查到又怎麼樣
?完全可以繼續為非作歹,沒必要忽然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