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玄曾是赫品章的導師和上級,袁若確實是照應過赫品章好一陣子的大哥,出於與他們二人的情誼,出於郭子建俞瑞傑的讓步,赫品章怎能不有實無名地歸順林阡,從此以後,必要隨林阡征伐於陝西,或者與郭子建等人共事於隴右了。赫品章,酉時之後你就真的回不了頭。
終於這一晚的申時七刻,他沒有回頭地走進了林阡的帥帳。林阡等人為他妥協了那麼多,也終於得到了他的一次妥協,這種妥協,就叫“無名,但有實”,約法三章的時候他心裡就清楚。
“原來是他……”吟兒撅起嘴吃著醋玩著枕頭,心想確實應該是他啊,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在歸順的最初得到林阡同一天之內贈馬贈袍贈甲的,就恨沒把飲恨刀也送他,此刻隔著屏風凝神望去,她還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林阡對他的欣賞與喜歡竟然那麼直接!
當然,赫品章是不會發現林阡說話時耳朵在動的小細節的,赫品章看著林阡手裡攤開的地圖畢恭畢敬站在一邊,是個正常人都畏懼林阡的威嚴赫品章當然也不例外,吟兒忽然饒有興趣。
“有一段時間,我給這隴右劃分了三大戰區,一為西線榆中,一為東線石峽灣,一為中線白碌葉碾。其中中線戰區,本該是最好打的仗,卻竟然最是棘手,我那時也覺詫異——白碌葉碾,本是地盤最大而金人最少,何以勁敵最多危險最多。”林阡說時,赫品章低聲回答:“因為官軍義軍不容。”
“是啊。好在這一切終是過去了,不過卻也是百廢待興。我想,這中線戰區地大而盟軍少,也許就是在等著蘇軍和祁連山來填充。當然,是要抗金的那一支。”
赫品章當即會意,拱手說道:“赫品章願意駐守!”
“記住,只要內在有矛盾、不和衷,必定守不住,與人數多少、戰力高低都無關。”林阡眼神深邃看向他,“郭子建是鎮守隴右的盟軍主帥,務必與之戮力同心,和平時協同治理,戰亂時掎角之勢。”
“多謝盟王提點。”靈堂裡林阡幫赫品章下了第一城,日後如何和郭子建相處融洽,就看赫品章自己了。
“近日你先隨我去征戰陝北、先行贖罪。白碌據點,暫且由俞瑞傑幫你打點,過陣子會完好地移交到你手上。”
吟兒這時才恍然大悟,不日林阡便將前往西吉會見莫非、之後顯然是和鎮戎州的越風會師、一同進攻慶原路。隴右將再次作為盟軍的後方根據,這次不能再留有後院起火的可能,因此從頭就要杜絕。而俞瑞傑和赫品章的交接,顯然是林阡策劃裡的一環。
“曾經吃力的軍心,現在一起拿下了。”看赫品章離開,吟兒喃喃自語。
那時,守在林阡帳外不遠,留意著赫品章出來的辜聽絃,在暗處也露出個笑意來:“官軍義軍的混合——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了……田將軍,你看著也高興吧。”細數,除了田若凝和辜聽絃,如今盟軍已有郭傲、袁若、曹玄、赫品章等諸多新人。
先前,林阡之所以在白碌葉碾等地,讓袁若、郭傲和郭子建、耿直配合出一場又一場“官軍義軍合作”,不僅是為打壓蘇軍的氣焰,更是為了表示官軍和義軍是完全可以融合的。
如今,昔日的官軍更新換代,曾於苦難中煎熬,卻也於磨礪中成長,他們的命途雖走了曲徑,卻和聽絃一樣,和大多數人一樣,殊途同歸。
“曹範蘇顧。”明日就要回川蜀的曹玄,此刻在月色下輕嘆過往,曹玄、範克新、蘇降雪、顧震,如今名為曹玄、範泳兒、蘇慕浛、顧小玭而已。舊時代,終於完全過去了。
然而那又如何,我們的南宋官軍,終於走回了正道。
開禧元年的末尾,林阡終於把一個宋比金強的空前局面交到郭子建手上,一時隴右地區抗金聯盟猛將如雲,並且川蜀官軍和義軍亦是幾十年難得一見地團結於抗金,於名於實都是非常有利於南宋,在此之前祁連山的歸順更加是錦上添花。
連日來好訊息不斷,繼臘月廿四赫品章點頭歸順自此蘇軍全體收服之後,臘月廿五,莫非孫寄嘯旌麾橫掃西吉,不僅擊潰當地金軍餘孽,更與境內所有聲勢浩大的匪幫締盟,他二人各司其職又相輔相成,效果竟堪比孫寄嘯辜聽絃。同為臘月廿五,越風與寒澤葉在鎮戎州大敗楚風流主力兵馬,十幾大路的金軍可真算順遂了林阡的心願,不得不往環州那一個方向逃竄。
因這天下大勢的風雲變幻,隴右的兵力必然要重排,不少都已經在駐地穩定之後、有條不紊地向著陝西方面填充。除卻那些常駐隴右的兵馬不作變化之外,有一眾先鋒,尤其戰將,近日已由林阡調動、作離開隴右續戰陝北的準備,林阡自己自然也在其中。
臘月廿五那日,曹玄、覃豐離開隴右,回川蜀向吳曦述職。
廿六,林阡與郭子建、袁若等人作別,一方北上,一方西去,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卻是有人散了也有人再聚的,這不,吟兒原還感傷,卻在和莫非會師的時候看到莫如喜笑顏開。
說起來這才是好訊息呢,因吟兒看出,莫如體態有了改變似是有孕在身,莫如嬌羞,也承認了,想到莫非既建功立業,又將有子嗣繼承,一掃當年廣安陰霾,人生真是幸福美滿,吟兒怎能不為之高興,只是一說出來,立馬有李貴等人起鬨要去向莫非敬酒祝賀。
不消片刻喝倒一片,李貴和莫非拉拉扯扯,一時激動,叮咚一聲,似是把莫非腰間什麼東西碰掉了下來,孫寄嘯離得最近即刻幫他拾起,這不拾還不打緊,一拾則忽然一驚:“這……這是……”
莫非微醺,伸手接過:“這是我出生時就帶在身邊的玉佩。”
莫如坐在另一邊,拿出另一塊來給吟兒看:“這是黃鶴去的那一塊,某夜戰後掉落被我拾來,那是他們父子相認的依據,便是玉佩的中央有隻野鶴。”
孫寄嘯死捏著玉佩沒肯還莫非,面色蒼白如紙,林阡發現端倪,即刻下了主位:“寄嘯也認識這塊玉佩?”
寄嘯如夢初醒,轉身即刻來搶莫如手裡這塊,可嚇了莫如一跳,孫寄嘯端看良久,忽然悲哭:“這玉佩……是我大哥的。”
饒是林阡和吟兒也驚在當場,緩得一緩,才意識到,卻沒想到——瀚抒原是這樣的身世!
“怪不得,怪不得他在淮南之後性情大變,又總對我說些胡話,說什麼他不是我們這樣的身世……”吟兒驚覺,掩面痛哭,少年時候,人能有怎樣的抵抗能力?尤其洪瀚抒那樣的意氣風發,一聽聞自己竟是叛徒之後,難保不會五雷轟頂繼而一蹶不振,那個時候,若是他們在他身邊就好了,或者他能對任何一個別人示弱……可惜他都沒有,其實一切伏線都是那時埋下的啊。
“可惜他藏得那樣深,竟是誰都不知道。”林阡苦嘆一聲,不知黃鶴去聽說要作何感想。
“這麼說來,莫非和我大哥是親兄弟,原也是我的哥哥啊。”悲慟到極致的孫寄嘯,終於說了句寬慰自己、也寬慰大家的話來,才教吟兒、林阡都從悲傷裡走出:“說的是啊……”冥冥之中,洪瀚抒竟再度拉近了孫寄嘯和莫非的距離。
隴右平定之後,孫寄嘯和莫非抽空一起回了石峽灣一次,去祭奠他倆如今共有的親人洪瀚抒,那是個非常難忘的正月夜晚,天際飄著皚皚白雪,他們看見有十餘人在瀚抒墓前,肅穆佇立,全然不像是當地人,看骨骼更似來自西夏。
拉住個小女孩詢問,那女孩會些漢語,說她叫囡囡,他們都是來不遠千里看望他們的恩人洪瀚抒的。還有更多人,大抵都是同一個來意。
然而,卻“都沒聽大哥說起過他們。”寄嘯蹙眉對藍揚說。
“大哥分毫不在意他在西夏擁有的人心,可能就是‘施恩不望報’吧。”藍揚悵惘追思。
“做了好事,自己都不會去刻意記得的——可是,該記得的,還是記得了。”莫非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