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百官頓時無話可說。
因為一時半會兒的功夫,他們還真找不出來比朱棣還要適合的人選!
但他們又不能輕易的放棄。
因為讓藩王進京,並且還讓一眾野心勃勃的藩王進入朝政體系。
可以入朝為官,這對所有百官來說有著巨大的衝擊力。
畢竟藩王,怎可入朝為官?
而且……這大明百官,也是有編制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想要把這麼多的藩王給塞進來。
那肯定得拔出去一些吧?
要麼,就得增加編制,如燕王朱棣將要任職的稅務司一般,是新設立的部門。
可問題是,權力永遠都是恆定的。
新設立的部門一定會從原本的舊部門手中拿走原本屬於舊部門的權力。
怎麼看,對現在的大明百官來說,利益都是有損的!
所以百官群臣都不答應,也實屬正常。
“殿下,藩王回京,還擔任官職,此事……實在是沒有先例啊!”
“唯恐禍亂朝綱,天下大亂吶!”
現在百官只能抓住最後這一點來反對朱允熞的任命。
可朱允熞卻嘲諷的笑了笑。
淡淡道:“此事,如何沒有先例?”
“昔年,唐宋之時,皇室宗親皆可入朝為官,宋朝時,便是皇子也只得國公起步。”
“需在朝中立下功績,方才能升為親王。”
“可結果如何?整個宋朝,竟無一例藩王造反之事!”
“反倒是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
“如此看來,讓藩王回京,任命官職,是乃是最佳的選擇!”
“諸位都是讀書人,孤想你們不會不明白這些道理吧?”
朱允熞有理有據,直接讓一眾朝臣啞口無言。
他將藩王召回京師,自然是要收回兵權的。
而且他所制定的方案,吸取了唐宋兩代對於皇室宗親的處理辦法,可保將來不會再有藩王作亂這種事情發生。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
唐宋兩代,藩王政策都是一以貫之的。
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但大明卻並非如此,如今已是洪武二十六年,不少藩王就藩日久。
已經習慣了有兵權的日子。
乍然收回他們的兵權,定然心中會有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