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說的朱棢身後的屬下更是不解。
面露難色:“殿下……屬下是個糙漢,聽不懂這些……”
“可否,講直白些?”
朱棢搖頭輕笑,自己這屬下雖然是心腹,但卻無甚大智。
自己身邊,終究還是少了一個如自己一般多智之人啊。
反倒是自己四弟朱棣和朱允熞身邊,有不少可用之人……令朱棢甚是遺憾。
稍稍嘆息一聲。
朱棢直白道:“朱允炆和朱允熥此舉,勢必導致京師大亂。”
“他們雖然無法成功弒君,但卻也順利擾亂了局勢!”
“等朱允熞回京之後,雖然內亂可解,但接下來卻勢必要清洗朝堂,那些參與叛亂的將領,他定然一個都不會放過!”
朱棢智珠在握。
眼中閃過滲人的光芒。
“朱允熞與這些將領之間,本就有舊怨。”
“上次出征倭寇之時,不少將領看似領命,實則出工不出力。”
“本王篤定,朱允熞必然早就對這些將領不滿!”
“正好此次京師動亂,朱允熞又有何道理放過他們?隨便尋個由頭,便可以將他們懲治。”
“若本王是朱允熞,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將這些不聽自己命令的將領統統貶低,換上自己信任的將領,扶持自己組建的新軍。”
朱棢身後,其屬下越發不解。
皺眉問道:“可是……殿下,這於我們有何益處?”
“如果朱允熞將那些不聽話的將領統統換成他自己人,豈不是說京師的防衛越發鐵板一塊。”
“不可動搖?”
“這對我們而言,豈不全都是壞處?!”
他實在是想不通,這對他們來說到底有什麼好處。
一旦朱允熞徹底掌控了京師的防衛。
他們再想弄什麼小動作,便決計不可能了。
如朱允炆和朱允熥這般刺殺的把戲,更是根本行不通!
但瞧朱棢的樣子,此事卻像是對他們有莫大的好處?
“好處?呵呵,全都是好處!”
朱棢的聲音就像是夜風一般凜冽。
“他朱允熞懲治武將,那我們便趁機收買人心,招攬將領。”
“別看大明京師離邊塞相距萬里。”
“實則大明自建國以來,征戰不斷,伐蒙元,徵雲南。”
“大軍調動頻繁,不少將領都曾是在一起出生入死,征戰沙場的兄弟袍澤,關係非同一般!”
“只要籠絡了這一批人,就相當於籠絡了一大批人!”
“屆時,人心向背,他朱允樫就算把京師的防衛經營得像鐵桶一般又如何?”
“他的命令出了京師,又有多少作用?”
“反倒是本王得到諸多將領支援,只待天時有變,領一隊軍馬,順勢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