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蔣瓛恐怕立時就要將這胡說八道,挑拔陛下與太孫關係的奸賊拿下了。
此時強忍怒意,語氣不免冰冷。
楊士奇也察覺他語氣不對,但此時正在興頭上,說到隱秘之事,不免情緒稍有激動,便沒有多想,仍接著道:“我知道陛下對太孫萬般寵幸,可架不住朝中總有奸詐小人,挑拔是非。”
“如今太孫和陛下分居兩地,若是有人挑事,無論陛下信與不信,總歸是要查的,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太孫豈有不防之理?”
朱允熞愕然。
楊士奇這番話,倒是十分在理。
以前老朱在皇宮,兩人隨時可以見面,有什麼誤會,也馬上就能解釋清楚。
如今老朱去了外面,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蔣瓛不想問下去,半天不出言,他乾脆自己開口問道:“那依公子之見,那些人會如何挑事呢?”
音色十分稚嫩。
落在楊士奇耳中,總有幾分怪異之感。
覺得這種朝中秘聞,不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參與的事情。
偏生他說得這麼淡然。
楊士奇不由得想起那位天縱之才的太孫殿下,似乎也是這般年齡?
金陵臥虎藏龍,奇才無數,果不能以常理視之。
“這也簡單得很,無非是“江山社稷,帝王安危”幾個字。”
“似巫蠱之禍,似玄武門之變,大抵都是如此。”
他沒有再接著往下說。
剩下的話,實不能隨意宣之於口。
以這小娃娃的年齡,若能聽懂,那便是世之奇才了。
江山社稷,帝王安危?
朱允熞反覆咀嚼,頓覺眼前一亮。
之前徐妙錦向他彙報朱允熞,常茂,齊泰等人的事,他還猜不透這些人到底要做什麼,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此際聽楊士奇一說,卻有若拔雲見日,豁然開朗。
是了。
這些人一定是想做出對老朱安危不利的事情,然後不管成與不成,將這個罪名安到他的身上。
以他和老朱的關係,這也是唯一能做之事。
“那太孫殿下,又該如何應對?”朱允熞脫口問道。
他發覺楊士奇果然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