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頓時都不言語了。
一個個陷入了苦思之中。
與朱允熞打交道多了,也領教過他的厲害,不得不讓他們小心起來。
“最重要的事,還是諮政處的人選上面。”
黃子澄道:“此事是陛下乾綱獨斷,我等難以插手。”
“還有那群武將勳貴,他們很難入主諮政處,恐怕會極力反對此事。”
進諮政處批閱奏章,無疑必須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
否則,剛是看那些奏章,都能將人看暈。
武將大部分是大老粗,普遍沒有太高的文化,也就難以進入。
“雖說人選是陛下確定,但若是我等一起舉薦的話,陛下也不得慎重考慮。”
“明日在朝堂上,諸位一定要緊緊抱團,同進共退。”
“不錯,只要我等不自亂陣腳,齊心協力,設定諮政處的事,就能掌控在手中。”
“還是須要好好想出一個章程呢,明日到底該如何應對?”
一眾官員激烈討論起來。
一名官員道:“依我之見,朝廷官員雖然,但論資歷,論地位,論身份,有資格進入諮政處的人,其實不多。”
“若不用我們的人,他也將無人可用。”
另一名官員搖頭道:“太孫殿下行事,素來不守規矩。”
“就比如說開設軍事學堂,訓練新軍,聽聞都沒有從軍中調任何一個有經驗的將軍來主持,反而用了一名叫鄭和的閹人,也不給士兵置辦盔甲,弓箭,只訓練什麼火槍,這不是胡來嗎?”
“還有編纂洪武大典,不用威望高,聲名遠著的大儒主持,反而用了一名僧人,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於設定什麼技術研究和製造局,給一群工匠封官,更是荒謬至極。”
“我就怕到時候諮政處的諮政大臣人選,也是如此。”
此言一出,大家頓時都微微色變,一個個沉默不語。
“不能由著他任性胡來。”
黃子澄道:“你說的幾件事,都是我等做的退讓,所以才由著他。”
“但諮政處非比尋常,遠非軍事學堂可比。”
“明日如若公佈諮政處設定辦法和相關的人選,大出意料之外,我等一定要同進共退,阻止此事發生。”
“不錯,只要大家團結一心,但一定能行。”
“好!”
“好!”
“誓死共進退!”
“此事還是要細細商量,定下策略,諸位再去聯絡朝中各路人馬。”
他們的聲音,漸漸越來越低。
……
 本章完